“9岁孤女被限制消费”一事有了新的进展。12月15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法院下达了解除限制消费的执行决定书。法院在决定书中表示,执行过程中,查明被执行人陈蔓(化名)系未成年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决定解除限制消费令。16日凌晨,该院官方微博也公开道歉:“对未成年人发出限制消费令不符合相关立法精神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是错误的。我院已依法解除了限制消费令,就此错误向当事人和网友诚恳道歉!”
一名9岁孤女居然被法院限制高消费,这事在一开始就冲击了社会的常识感。而从法律角度来讲,它也有机械执行之嫌,既与相关立法精神存在抵牾,亦背离了司法实践对于未成年保护应有的价值坚守。综合这些因素来看,涉事法院及时解除“限高令”,无疑是司法善意的归位。
不过,离奇的“限高令”发出又解除的背后,更要看到该案本身的复杂性。相对来说,解除“限高令”容易,破解“限高令”对应的一系列纠纷,才是更大的难题,也是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该案涉及房屋买卖、遗产继承、债务纠纷乃至亲属之间的责任认定等多组复杂关系和利益的协调,不管是法律层面的界定,还是现实层面的处理,都不可谓不复杂。这从其在舆论层面所引发的各种观点的争鸣,就可见一斑。如果说当事法院最初发布的“限高令”是试图以一种简单乃至粗暴的方式来应对这种复杂局面,那么,现在这种路径宣告终结,就理应有其他方面的求解。
应该看到,此案背后的关系虽然非常复杂,但在处理上,主要有两大最重要的利益关切。一是作为未成年人且是孤女的陈蔓应该获得善待,也即相应的法律协调以及处置方案的设计,不能偏离保护未成年人的轨道;二是,购房者的正当利益也应该得到保障。瞄准这两大核心关切,该案的解决或许能够少一点不当的利益羁绊,司法的考量也能够尽量维护好公平的准绳。
当然,面对目前的僵局,此案除了司法判定,恐怕还需要司法机关发挥更多能动性,以及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对监护人和相关的关系人,有一些线下协调和疏导,真正站在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给出一个相对周全的解决方案。这里面,既要协调好利益,也要帮助当事人打开“心结”。应该看到,债务问题不解决,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及时厘清,就意味着陈蔓健康成长的威胁未能得到根本解除。
该案的本质,其实是一个悲剧的善后问题久拖不决。经历多年的纷扰,相关的当事人,无论是陈蔓的监护人、爷爷奶奶,还是购房者,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案件获得关注后,相关方面不妨借此机会,尽力推动该案导向一个良性的解决渠道,别让家庭悲剧的阴影继续笼罩在陈蔓的人生之中,也让购房者的正当权益早日获得确定性的保障。悲剧已经发生,但活着的人不该继续被困在悲剧的延长线上。它的解决虽然复杂,但值得相关方面多一些努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