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范恒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2020年12月16日 07:17   来源:人民日报   范恒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为我们在“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实现共同富裕时刻铭记在心头、体现在重要议事日程上、落实在各项工作举措里,既下大力气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又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发展和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需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通过扶志、扶智和壮基、兴业等手段,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实现进一步发展。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促进物资支持、项目合作的战略对接、平台联动和产业融合,实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还需要深入推进区域联动合作,促进地区间发展条件协同互补,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更加有力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均等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探索建立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与政策体系。进一步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强化对困难人群的就业支持,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范恒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2020-12-16 07:17 来源:人民日报 范恒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为我们在“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实现共同富裕时刻铭记在心头、体现在重要议事日程上、落实在各项工作举措里,既下大力气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又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发展和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需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通过扶志、扶智和壮基、兴业等手段,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实现进一步发展。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促进物资支持、项目合作的战略对接、平台联动和产业融合,实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还需要深入推进区域联动合作,促进地区间发展条件协同互补,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更加有力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均等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探索建立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与政策体系。进一步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强化对困难人群的就业支持,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