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坚持运用科学思维作出的战略抉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也需坚持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
以战略思维谋全局
中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拥有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等多方面的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运用战略思维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特别是要扭住战略基点,坚持战略方向,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供需两端的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
一方面,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有效需求的规模,把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基础。针对供给端还存在的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以创新思维增活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来谋划推进。我们必须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协同作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以辩证思维抓关键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认识把握新发展格局,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以便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规律。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系统推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只是以国家边界对经济活动范围作出的划分,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国家既保持国内经济循环,又参与了国际经济循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我们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双循环”,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要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要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切实消除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堵点”和“断点”,着力打通制约国内大循环的梗阻。
以底线思维防风险
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从国际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因此,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底线思维能力,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大力推动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又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解决我国经济循环中的技术“卡脖子”问题。既要积极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又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积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以应对供应链中断、产业链重构带来的风险,保障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和安全运行。(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晓光 张伟伟)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