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是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向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迈进。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在改革开放基础上奠定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推动下获得新的巨大发展。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认真思考改革开放面对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聚焦分析新因素新特点。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而言,尤其如此。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是与坚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分不开的。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对外经济合作与竞争全面深入展开,外向型经济特征日益明显,开放型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同时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也获得迅猛增长,成为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和总体趋势的能力日益增强,吸收借鉴别国经验加以改造利用,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促进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的能力日益增强。世界成就了中国,中国也成就了世界。中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广大市场吸引着遍及全球的投资者、企业,与中国一道实现共商共建共赢共享成为诸多国家人民的共同期盼。
但是,应该看到,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和不断扩大,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矛盾的新发展,人们在对外开放的方向、目标、任务、力度和着力点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不清晰不准确有疑惑的地方。这些问题和疑惑的产生是必然的,有的是因为对国内外新形势了解得不透彻不全面,有的是因为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态势缺乏准确判断,有的是因为对新发展方式和新技术形式的出现缺乏心理和认知准备。
国内改革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竞争来解决
毋庸讳言,近年来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势必给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造成更大挑战。与此同时,受到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在保持前景看好态势下,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有的是改革进入深水期遇到的瓶颈,有的性质尚难充分辨识和确认。
总体而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需深入推进,创新体系不完善和创新能力不足还制约着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寻找新动能、强化新势能,经济社会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尚需改革完善和提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凸显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极端重要性。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些国内改革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面向世界,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与世界的联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竞争,获取国际资源和经验的方式加以解决。
还应看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特别是以物联网、5G技术和量子计算为标志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助推了全球范围内经济的新业态、新领域和新模式的出现,加速了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分化和重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但将为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提供动力,而且必然加速推动全球化,推动贸易、投资、市场和劳动力供需格局向新的方向发展。全球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新态势,必然呼唤各国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必然为世界经济发展开辟新方向和拓展新领域。世界各国必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到来之际未雨绸缪,做好科学预判和认真准备。事实证明,在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前,哪个国家能够及时跟进、占得先机,哪个国家就能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获得巨大支配力和影响力。故步自封、保守僵化只会导致落后;开放发展、锐意创新才能赢得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所作出的分析判断,为我们进一步搞好对外开放、促进中国自身建设发展、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向好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国内改革创造新的国际环境、条件、机遇、动力和资源
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正处在复杂的震荡期和调整期,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对接世界经济,坚持与世界各国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才能抵御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浪头的冲击,才能最终战胜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挫败任何遏制中国发展、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图谋。必须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让世界各国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顺风车,感受到与中国合作的实惠与好处,共同营造“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世界经济发展新局面。
必须认真总结吸收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经验,正确处理改革和开放之间的关系,在改革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的同时,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国内改革创造新的国际环境、条件、机遇、动力和资源。应该看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对外开放始终坚持正确方向,走出了一条从沿海到内地、从点到面、从前沿向纵深不断梯次推进的新路,逐步形成国家主导下的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整体开放格局。中国的对外开放,始终与国内改革相互配合、相互助推,始终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相一致,与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紧密联系,在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正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一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因此,必须注重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必须在进一步对外开放过程中,发扬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0多年对外开放及所取得的成就,本质上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创新和实践。在这一伟大创新和实践过程中,并通过这项伟大创新和实践,长期束缚中国人民精神和行动的旧病顽疾被消除了,一项项看似不可想象的事业都奇迹般完成。今后也只有坚持和发扬这种创新精神,才能蹄疾步稳地扎实推进落实各项全面对外开放政策措施。譬如,要以积极姿态迎接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中国企业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要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要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等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所明确的进一步推动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创新驱动,才能更好地落实并予以实现。
面对国际环境和形势的新变化新发展,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面对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方向新态势,坚持进一步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必将为中国发展开辟新出路、拓展新局面、创造新优势,从而有力助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