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平台企业营销活动岂能“画大饼”

2020年11月20日 10:32   来源:东方网   杨玉龙

  抽中了一台华为P40 Pro手机,却被平台告知由于“抽奖设置失误”将补寄其他奖品补偿;成功抢到1499元的平价飞天茅台,却遭遇平台砍单,咨询客服被告知取消原因是“出现了相似地址”……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一些平台企业的营销活动看上去很美,实则套路满满,有消费者质疑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拉新或者引流。(11月19日《工人日报》)

  通过营销活动吸引流量和用户无可厚非,但是“画大饼”的做法就有点不厚道。以有的平台推出的“砍价免费拿”为例,3个小时之内砍到0元就可以免费拿,看似很诱人,但据有的参与者表示,忙活了近3个小时,转发到了好几个微信群,又转给了几个朋友,也没有拿到商品,越到最后越难砍,每次只能砍0.1%。这难免会让参与者有被套路感。

  毋庸置疑,一些平台推出的“画大饼”营销手段,无外乎是为了利。如,可以借助“砍价免费拿”或者“抽奖”等手段,取得吸粉引流的作用。诚如有的推广活动,邀请别人帮忙砍价,必须要下载平台APP并注册。但是,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一旦背离了诚信,不仅会让参与者心生反感,对平台及企业生意也尤为不利。

  还有的是,抽中手机被告知“设置失误”。营销活动如此已经不单是不诚信,更涉嫌欺诈参与者。毕竟,参与者必然要付出一定的精力,不兑现或者折扣兑现,均是对参与者的愚弄。事实上,无论什么方式的营销活动,其规则必须公平合理,不能随意减轻或免除自身责任,才是对参与者、消费者的负责,更是对自身发展的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就是在为各类营销“立规”。其中就规定,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应当真实准确,清晰醒目标示活动信息,不得利用虚假商业信息、虚构交易或者评价等方式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者相关公众。而这也理应成为各类营销活动的底线所在。

  当然,完善市场监管也有利于减少平台企业营销活动“画大饼”现象。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作为交易场所提供者,在组织平台内经营者开展相关促销活动时应遵守的规则,以及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的义务。对投诉较多的营销模式,更当给予有效规制,既维护好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更净化互联网经营环境。

  平台企业营销活动贵在依法诚信行事。巨奖销售、虚假促销、不履行优惠承诺等不正当促销手段,影响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损害诚信经营者合法权益,可以说百害无一利。对此,对于营销活动的出台及运营者,当恪守底线。要知道,“画大饼”的方式,糊弄不了参与者,更或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非常不值当。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平台企业营销活动岂能“画大饼”

2020-11-20 10:32 来源:东方网 杨玉龙

  抽中了一台华为P40 Pro手机,却被平台告知由于“抽奖设置失误”将补寄其他奖品补偿;成功抢到1499元的平价飞天茅台,却遭遇平台砍单,咨询客服被告知取消原因是“出现了相似地址”……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一些平台企业的营销活动看上去很美,实则套路满满,有消费者质疑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拉新或者引流。(11月19日《工人日报》)

  通过营销活动吸引流量和用户无可厚非,但是“画大饼”的做法就有点不厚道。以有的平台推出的“砍价免费拿”为例,3个小时之内砍到0元就可以免费拿,看似很诱人,但据有的参与者表示,忙活了近3个小时,转发到了好几个微信群,又转给了几个朋友,也没有拿到商品,越到最后越难砍,每次只能砍0.1%。这难免会让参与者有被套路感。

  毋庸置疑,一些平台推出的“画大饼”营销手段,无外乎是为了利。如,可以借助“砍价免费拿”或者“抽奖”等手段,取得吸粉引流的作用。诚如有的推广活动,邀请别人帮忙砍价,必须要下载平台APP并注册。但是,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一旦背离了诚信,不仅会让参与者心生反感,对平台及企业生意也尤为不利。

  还有的是,抽中手机被告知“设置失误”。营销活动如此已经不单是不诚信,更涉嫌欺诈参与者。毕竟,参与者必然要付出一定的精力,不兑现或者折扣兑现,均是对参与者的愚弄。事实上,无论什么方式的营销活动,其规则必须公平合理,不能随意减轻或免除自身责任,才是对参与者、消费者的负责,更是对自身发展的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就是在为各类营销“立规”。其中就规定,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应当真实准确,清晰醒目标示活动信息,不得利用虚假商业信息、虚构交易或者评价等方式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者相关公众。而这也理应成为各类营销活动的底线所在。

  当然,完善市场监管也有利于减少平台企业营销活动“画大饼”现象。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作为交易场所提供者,在组织平台内经营者开展相关促销活动时应遵守的规则,以及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的义务。对投诉较多的营销模式,更当给予有效规制,既维护好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更净化互联网经营环境。

  平台企业营销活动贵在依法诚信行事。巨奖销售、虚假促销、不履行优惠承诺等不正当促销手段,影响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损害诚信经营者合法权益,可以说百害无一利。对此,对于营销活动的出台及运营者,当恪守底线。要知道,“画大饼”的方式,糊弄不了参与者,更或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非常不值当。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