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联合国这个群,不能解散只能置顶

2020年09月29日 09:16   来源:中国网   赵瑞琦

  自9月15日以来,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直在紧凑有序地进行之中。尽管多数国家的领导人因疫情所困无法亲自与会,但都对联合国的作用有所期待:世界不能退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在后疫情时代地区矛盾冲突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联合国作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机构,要继续发挥领导作用。

  的确,作为国际合作平台的联合国绝非闲棋冷子,更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二战以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各国在维护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进行合作。这其中,联合国一直处于核心领导位置。

  联合国是进行充分讨论的平台

  人类从未以个体状态存在,人天生具有社会性。各抒己见,交流关切,是建构制度化的社会性合作的前提和基础。9月22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拉开帷幕。期间,约有17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就当下涉及人类整体福祉的新冠疫情、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和平与安全、裁军、人权、性别平等与永续发展等新型挑战和国际危机的重大国际问题阐明观点和立场。

  得益于联合国的制度与程序保障,193个会员国无一例外都有机会进行充分发言和平等讨论,从而为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以形成共识打下基础。

  联合国是形成多数共识的平台

  新冠疫情已经在188个国家和地区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西方某些“疫苗民族主义”式的耍阴招、抄近路的短视行为,将新冠疫情政治化的甩锅行为,使得全球合作努力和效果大打折扣。

  在解决重大全球问题上、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联合国平台的认知沟通和舆论压力可能促成更强有力的多边主义承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联合国是采取集体行动的平台

  自成立以来,联合国斡旋了数十次流血冲突,拯救了无数的生命,推进了去殖民化,支持了自由权,战胜了疾病,给千百万儿童带来了受教育机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应对新冠疫情危机的无力,对联合国而言,是一个糟糕的信号。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无端指责及中断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使全球错过了一次加强国际合作的机会,也使得安理会无法在应对全球范围的危机发挥本应扮演的领导角色。

  然而,变局之中孕新局,危机之中育新机。在新冠疫情危机之下,多边主义不是一种选项,而是一种必须。在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的基础上,联合国也为通过集体行动化解共同危机创造了可能。各国若能摒弃前嫌,以《联合国宪章》精神为指引,通过更具包容性的多边主义来集体应对新冠危机,就有可能出现一个使世界变得更好、更绿色的历史性机会。惟其如此,人类才能避免迈向一个非常危险的方向:全球一分为二、形成巨大断层,两边分别有各自的贸易、金融规则、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

  展望21世纪的未来,解决全球性问题越来越需要一个至少达成“粗略共识”的全球性规范。联合国这个群,不能解散,只能置顶。作为一直发挥规则制定者、推广者和落实者角色的联合国,需要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在不断增强情感向度的道义形象上,继续发挥世界领导者的作用。

(责任编辑:年巍)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联合国这个群,不能解散只能置顶

2020-09-29 09:16 来源:中国网 赵瑞琦

  自9月15日以来,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直在紧凑有序地进行之中。尽管多数国家的领导人因疫情所困无法亲自与会,但都对联合国的作用有所期待:世界不能退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在后疫情时代地区矛盾冲突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联合国作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机构,要继续发挥领导作用。

  的确,作为国际合作平台的联合国绝非闲棋冷子,更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二战以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各国在维护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进行合作。这其中,联合国一直处于核心领导位置。

  联合国是进行充分讨论的平台

  人类从未以个体状态存在,人天生具有社会性。各抒己见,交流关切,是建构制度化的社会性合作的前提和基础。9月22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拉开帷幕。期间,约有17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就当下涉及人类整体福祉的新冠疫情、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和平与安全、裁军、人权、性别平等与永续发展等新型挑战和国际危机的重大国际问题阐明观点和立场。

  得益于联合国的制度与程序保障,193个会员国无一例外都有机会进行充分发言和平等讨论,从而为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以形成共识打下基础。

  联合国是形成多数共识的平台

  新冠疫情已经在188个国家和地区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西方某些“疫苗民族主义”式的耍阴招、抄近路的短视行为,将新冠疫情政治化的甩锅行为,使得全球合作努力和效果大打折扣。

  在解决重大全球问题上、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联合国平台的认知沟通和舆论压力可能促成更强有力的多边主义承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联合国是采取集体行动的平台

  自成立以来,联合国斡旋了数十次流血冲突,拯救了无数的生命,推进了去殖民化,支持了自由权,战胜了疾病,给千百万儿童带来了受教育机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应对新冠疫情危机的无力,对联合国而言,是一个糟糕的信号。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无端指责及中断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使全球错过了一次加强国际合作的机会,也使得安理会无法在应对全球范围的危机发挥本应扮演的领导角色。

  然而,变局之中孕新局,危机之中育新机。在新冠疫情危机之下,多边主义不是一种选项,而是一种必须。在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的基础上,联合国也为通过集体行动化解共同危机创造了可能。各国若能摒弃前嫌,以《联合国宪章》精神为指引,通过更具包容性的多边主义来集体应对新冠危机,就有可能出现一个使世界变得更好、更绿色的历史性机会。惟其如此,人类才能避免迈向一个非常危险的方向:全球一分为二、形成巨大断层,两边分别有各自的贸易、金融规则、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

  展望21世纪的未来,解决全球性问题越来越需要一个至少达成“粗略共识”的全球性规范。联合国这个群,不能解散,只能置顶。作为一直发挥规则制定者、推广者和落实者角色的联合国,需要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在不断增强情感向度的道义形象上,继续发挥世界领导者的作用。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