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汽通用问题不只是三缸机

2020年09月25日 07:5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尽管国内车市在逐月回暖,但上汽通用仍跌跌不休。最新产销数据显示,8月份上汽通用销量为12.9万辆,同比下跌3.37%;今年前8个月,上汽通用累计销量79.8万辆,同比下跌26.05%。有不少观点认为,如果未来几个月不能止住跌势,今年上汽通用全年销量将被自主品牌吉利超越,妥妥地跌出前三。

  在乘用车厂商年销量排行榜单上,上汽通用长期名列第三,并且以远超第四名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并驾齐驱,稳居第一阵营。然而,自2017年销量达到创纪录的200万辆后,上汽通用便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去年以来,这个曾经辉煌的合资车企,下滑势头更加明显,其年销量不仅与南北大众逐渐拉开差距,月销量甚至几度被东风日产和吉利反超。

  上汽通用为何加速滑落?有人调侃,“都是三缸机(三缸燃油发动机)惹的祸!”这样的调侃,并非毫无道理。在过去几年间,上汽通用在三缸机普及方面,“跟打了鸡血似的”,不仅在一些紧凑型轿车和SUV上大量上马,甚至在B级轿车也开始搭载。虽然上汽通用宣称,其在三缸机上技术是多么领先,三缸机在节能减排上有多大优势,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以至于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面对媒体时不得不承认:“在三缸机方面,我们对消费者的接受度判断有些过于乐观。”

  三缸机的激进式普及,的确是影响上汽通用销量的原因。不过,笔者以为,上汽通用的问题之锅,全部要三缸机来背,也不完全准确。要知道,比三缸机更糟糕的是,上汽通用还面临着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两大问题。

  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汽车的产品质量究竟有多重要,如何强调也不过分。然而,恰恰在产品质量上,上汽通用屡遭消费者质疑。搜索各大投诉榜单,昂科威、英朗、科鲁兹等上汽通用旗下车型,总是榜上有名,甚至名列前茅。今年7月31日,上汽通用宣布,召回近25万辆别克GL8豪华商务汽车和别克全新一代GL8汽车。原因是,这些车辆因供应商制造工艺波动,可能导致制动管接头部位尺寸偏差。极端情况下,还可能造成制动液渗漏,制动压力减少,影响车辆制动性能,存在安全隐患。试想,这样的产品,消费者怎敢购买?使用起来,又如何放心?

  如果说,这起重大召回只是孤立事件,也就罢了。问题是,上汽通用近些年产品质量缺陷层出不穷。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并公告的资料显示,由于前悬架下控制臂衬套存在设计缺陷,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能发生变形或脱出,严重时导致车辆失控,仅2018年9月29日,上汽通用就一次性宣布召回332.67万辆问题车辆。车辆涉及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下的几乎所有主力车型,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上汽通用当年全年的销量,也使得上汽通用成为当年召回车辆数量最多的厂家。虽然上汽通用表示,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安装加固件,以消除安全隐患,但如此大范围地出现严重质量缺陷,不可避免地会拉低上汽通用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影响后续产品销售。

  除了产品质量不给力,上汽通用营销策略同样令人费解。以凯迪拉克为例,面对奔驰、宝马和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强势,早年国产化的凯迪拉克选择了“低价切入,错位竞争”的营销策略。这一打法,确实让其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销量也一度增长。不过,好景不长。凯迪拉克降价“用力过猛”,直接砸到了别克品牌车身上。而别克想要生存,只有依靠同样的方式,挤压雪佛兰的市场空间,从而导致上汽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互踩”。这种“内耗”,不仅令经销商苦不堪言,也使得其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稳定的价格体系,是企业树立品牌的基石,也是对用户的最好承诺。毕竟,新车价格下滑,影响的首先是旧车残值率和消费者的忠诚度。反观日系在华车企,无论是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还是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逆势走强,都获得了销量和品牌的双丰收。这表明,企业不一定非得大幅度降价,才能获得更高的销量。如何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和服务,不在营销上自乱阵脚,上汽通用该好好反思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忠阳)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上汽通用问题不只是三缸机

2020-09-25 07:5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尽管国内车市在逐月回暖,但上汽通用仍跌跌不休。最新产销数据显示,8月份上汽通用销量为12.9万辆,同比下跌3.37%;今年前8个月,上汽通用累计销量79.8万辆,同比下跌26.05%。有不少观点认为,如果未来几个月不能止住跌势,今年上汽通用全年销量将被自主品牌吉利超越,妥妥地跌出前三。

  在乘用车厂商年销量排行榜单上,上汽通用长期名列第三,并且以远超第四名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并驾齐驱,稳居第一阵营。然而,自2017年销量达到创纪录的200万辆后,上汽通用便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去年以来,这个曾经辉煌的合资车企,下滑势头更加明显,其年销量不仅与南北大众逐渐拉开差距,月销量甚至几度被东风日产和吉利反超。

  上汽通用为何加速滑落?有人调侃,“都是三缸机(三缸燃油发动机)惹的祸!”这样的调侃,并非毫无道理。在过去几年间,上汽通用在三缸机普及方面,“跟打了鸡血似的”,不仅在一些紧凑型轿车和SUV上大量上马,甚至在B级轿车也开始搭载。虽然上汽通用宣称,其在三缸机上技术是多么领先,三缸机在节能减排上有多大优势,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以至于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面对媒体时不得不承认:“在三缸机方面,我们对消费者的接受度判断有些过于乐观。”

  三缸机的激进式普及,的确是影响上汽通用销量的原因。不过,笔者以为,上汽通用的问题之锅,全部要三缸机来背,也不完全准确。要知道,比三缸机更糟糕的是,上汽通用还面临着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两大问题。

  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汽车的产品质量究竟有多重要,如何强调也不过分。然而,恰恰在产品质量上,上汽通用屡遭消费者质疑。搜索各大投诉榜单,昂科威、英朗、科鲁兹等上汽通用旗下车型,总是榜上有名,甚至名列前茅。今年7月31日,上汽通用宣布,召回近25万辆别克GL8豪华商务汽车和别克全新一代GL8汽车。原因是,这些车辆因供应商制造工艺波动,可能导致制动管接头部位尺寸偏差。极端情况下,还可能造成制动液渗漏,制动压力减少,影响车辆制动性能,存在安全隐患。试想,这样的产品,消费者怎敢购买?使用起来,又如何放心?

  如果说,这起重大召回只是孤立事件,也就罢了。问题是,上汽通用近些年产品质量缺陷层出不穷。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并公告的资料显示,由于前悬架下控制臂衬套存在设计缺陷,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能发生变形或脱出,严重时导致车辆失控,仅2018年9月29日,上汽通用就一次性宣布召回332.67万辆问题车辆。车辆涉及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下的几乎所有主力车型,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上汽通用当年全年的销量,也使得上汽通用成为当年召回车辆数量最多的厂家。虽然上汽通用表示,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安装加固件,以消除安全隐患,但如此大范围地出现严重质量缺陷,不可避免地会拉低上汽通用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影响后续产品销售。

  除了产品质量不给力,上汽通用营销策略同样令人费解。以凯迪拉克为例,面对奔驰、宝马和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强势,早年国产化的凯迪拉克选择了“低价切入,错位竞争”的营销策略。这一打法,确实让其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销量也一度增长。不过,好景不长。凯迪拉克降价“用力过猛”,直接砸到了别克品牌车身上。而别克想要生存,只有依靠同样的方式,挤压雪佛兰的市场空间,从而导致上汽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互踩”。这种“内耗”,不仅令经销商苦不堪言,也使得其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稳定的价格体系,是企业树立品牌的基石,也是对用户的最好承诺。毕竟,新车价格下滑,影响的首先是旧车残值率和消费者的忠诚度。反观日系在华车企,无论是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还是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逆势走强,都获得了销量和品牌的双丰收。这表明,企业不一定非得大幅度降价,才能获得更高的销量。如何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和服务,不在营销上自乱阵脚,上汽通用该好好反思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忠阳)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