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拿公众血汗钱做风险投资不是长租公寓发展正途

2020年09月15日 07:28   来源:工人日报   张全林

  近日,住建部发布《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对规避长租公寓“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等经营风险作出了相关规定。(见9月13日《经济日报》)

  近年来,长租公寓在满足人们高品质租房需求的同时,暴露出一些隐患。今年杭州、上海、成都等地多家长租公寓相继跑路,爆雷的长租公寓已达20多家。

  长租公寓之痛,反映出行业偏离租住本源的趋势。为了做大资金池,采取“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歪招延揽业务,然后将资金用来放贷、投项目,获得收益后再继续扩张。这种操作本质上是拿百姓的血汗钱做金融风险投资,同时又将风险转嫁给房东和租客。

  基于民生考量,中央提出“租售并举”之策,住房租赁市场本来前景广阔。但政策利好不等于鼓励野蛮生长,长租公寓要长久运营下去,还得在保障房东及租户权益、提高续租率、降低房源空置率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而不能把盈利的筹码压在金融操作上。因而,要用看得见的手去监管和矫正。此番出台相关条例实属必须,尤其是要加强租赁机构的资金监管,限制企业过度利用金融杠杆,以保障租户、房东、中介三方利益。

  长租公寓的信用基石必须夯实。在目前已暴露的相关问题中,既有企业的信用问题,也有承租人偷盗、损坏房内物品的问题。将双方纳入信用监管,是长租公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探索和尝试打通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比如,衔接租赁信息系统和公积金管理系统,遇到承租人赖租、损坏物品,可以从其公积金中扣除,这样就为改变普通租赁“押一付三”、租金整年预付提供了可能,也可以避免长租公寓畸变为金融工具,积聚风险。

  据有关预测,至2030年,我国房屋租赁人口将达2.7亿,整体市场规模将达4.2万亿元。长租公寓这一模式前景可观,但将好事办好离不开规矩。长远看,治理“高进低出、长收短付”顽疾,必须靠法治,建立强有力的行业准入制度,实行资质许可和资格认定,把那些“黑中介”堵在门外。给长租公寓念响“紧箍咒”,才有望根治种种乱象。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拿公众血汗钱做风险投资不是长租公寓发展正途

2020-09-15 07:28 来源:工人日报 张全林

  近日,住建部发布《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对规避长租公寓“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等经营风险作出了相关规定。(见9月13日《经济日报》)

  近年来,长租公寓在满足人们高品质租房需求的同时,暴露出一些隐患。今年杭州、上海、成都等地多家长租公寓相继跑路,爆雷的长租公寓已达20多家。

  长租公寓之痛,反映出行业偏离租住本源的趋势。为了做大资金池,采取“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歪招延揽业务,然后将资金用来放贷、投项目,获得收益后再继续扩张。这种操作本质上是拿百姓的血汗钱做金融风险投资,同时又将风险转嫁给房东和租客。

  基于民生考量,中央提出“租售并举”之策,住房租赁市场本来前景广阔。但政策利好不等于鼓励野蛮生长,长租公寓要长久运营下去,还得在保障房东及租户权益、提高续租率、降低房源空置率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而不能把盈利的筹码压在金融操作上。因而,要用看得见的手去监管和矫正。此番出台相关条例实属必须,尤其是要加强租赁机构的资金监管,限制企业过度利用金融杠杆,以保障租户、房东、中介三方利益。

  长租公寓的信用基石必须夯实。在目前已暴露的相关问题中,既有企业的信用问题,也有承租人偷盗、损坏房内物品的问题。将双方纳入信用监管,是长租公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探索和尝试打通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比如,衔接租赁信息系统和公积金管理系统,遇到承租人赖租、损坏物品,可以从其公积金中扣除,这样就为改变普通租赁“押一付三”、租金整年预付提供了可能,也可以避免长租公寓畸变为金融工具,积聚风险。

  据有关预测,至2030年,我国房屋租赁人口将达2.7亿,整体市场规模将达4.2万亿元。长租公寓这一模式前景可观,但将好事办好离不开规矩。长远看,治理“高进低出、长收短付”顽疾,必须靠法治,建立强有力的行业准入制度,实行资质许可和资格认定,把那些“黑中介”堵在门外。给长租公寓念响“紧箍咒”,才有望根治种种乱象。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