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是回首来路、千锤百炼的深刻总结,也是走向未来、攻坚克难的发展密钥。越是遭遇围堵封锁,越是面临“旋涡”“风浪”,越要坚持既定的发展节奏,在改革中破难局,在开放中壮筋骨。
亚投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日前召开。在开幕式致辞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重申,“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同世界各国共谋发展”。掷地有声的话语,铿锵有力的宣示,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
进入新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加速发酵。“逆全球化”风潮涌动,给多边贸易蒙上阴影;新冠疫情肆虐,让本就低迷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置身风云变局,人类社会走向何方,愈发取决于各国在开放与封闭、多边与单边、合作与对抗等重大议题上的关键抉择。经过4年多发展,亚投行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为国际社会应对风险、共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树立起国际合作的“新典范”。特别是今年疫情暴发以来,亚投行迅速成立100亿美元的危机恢复基金,展现出强大行动力。提议筹建、积极参与亚投行,彰显着中国“欢迎各国搭乘发展快车”的共赢理念,兑现着“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庄严承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是回首来路、千锤百炼的深刻总结,也是走向未来、攻坚克难的发展密钥。40多年光阴荏苒,无论是从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审视,还是以个体生活变化的微观视角去体察,都能清晰看到“打开国门搞建设”,是如何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如何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进程。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广泛而深刻。陌生、接触、交往,同行、融入、共赢,中国在不断扩大开放中奋力赶上了时代,更在一些领域中开始引领时代。这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与世界双向互动、紧密联系的生动注脚。
今天的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央。从封闭落后、封锁围堵中一路走来,中国人深知开放的价值,也深知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坚持开放求发展的意义。眼下,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奏上的要求不同往日,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压力也不同往日。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必须更加主动融入世界,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同样要看到,受疫情持续影响,当前国际市场正处在低迷,作为最早实现经济复苏的国家,中国有责任也有担当,以自己发展的确定性,最大限度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进而带动世界经济发展。这也与一些国家动辄叫嚣吃亏、筑高壁垒形成鲜明对照。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如果说四十多年前,中国是顶着“开除球籍”的危险,试探着走向世界,那么如今,“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之后,我们的开放已经是直面变局、从容自若的战略选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越是遭遇围堵封锁,越是面临“旋涡”“风浪”,越要坚持既定的发展节奏,在改革中破难局,在开放中壮筋骨。这些年来,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一个个“中国方案”得到世界的广泛响应,彰显了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和担当,也坚定了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向前看,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仍将持续,于花繁柳密处拨得开,于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更要我们旗帜鲜明地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扛起全球化的大旗。立足国内,要继续进行开放的提质增效,进行规则制度层面的创新突破,构建强大的开放“磁场”。日前,世界银行发布专题报告,称中国是2005年以来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大型经济体。放眼世界,尽管喧嚣与纷扰依旧,中国仍然主动作为、积极争取。“破云而出的永远是光”,开放自信、担当作为的中国行动,正如同阳光穿透乌云,照亮世界的期待,为全球发展注入稳定动能。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以合作谋共赢,定会迎风破浪,催生更加进步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