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7月1日为何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2020年06月22日 13:46   来源:学习时报   罗平汉

  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会集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在这里举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列席了会议。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租界巡捕的搜查,会议的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党的一大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正式建党的问题。会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从此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有了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长期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人民,由此有了闪亮的指路明灯,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中有了自己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

  那么,既然中共一大正式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的7月23日,但每年为何要将7月1日而不是把7月23日作为党成立的纪念日?其实,7月23日作为中共一大开幕的时间,是后来党史工作者考证的结果。至于中共一大具体是哪天召开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很清楚。

  目前能看到的最早一份关于中共一大情况的记载,是形成于1921年下半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材料,其中清楚地写道:“代表大会定于六月二十日召开,可是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代表,直到七月二十三日才到达上海,于是代表大会开幕了。”可惜这份材料存放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很长时间人们并不知晓。

  参加一大的一些代表,后来曾对一大召开的大致时间有过回忆,但具体日期颇有出入。毛泽东1936年曾对访问陕北苏区的美国记者斯诺说:“1921年5月,我到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这里的5月,应该是指农历。毛泽东具体动身的日期是6月29日。何叔衡的同乡兼好友谢觉哉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毛泽东、何叔衡是秘密前往上海的,谢觉哉当时并不知他们去上海干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回忆说:“一个夜晚,黑云蔽天作欲雨状,忽闻毛泽东同志和何叔衡同志即要动身赴上海,我颇感他俩行动的‘突然’,他俩又拒绝我们送上轮船。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他俩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会。”7月4日,毛泽东和何叔衡抵达上海。

  据陈潭秋1936年回忆:“一九二一年七月的下半月,在上海的法租界蒲柏路的女子学校,突然来到了九个客人。他们下榻于这个学校的楼上。”“到这里来的许多人,是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他们到上海的目的,是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因为除上海代表李达和李汉俊外,其他各地的代表大多是教师或学生,收入有限,便由李达的夫人出面,以接待北京大学师生暑假旅行团的名义,租了法租界的博文女子学校作为外地代表的住所。陈潭秋的回忆因距离一大召开的时间相隔不那么久远,故而与实际开会的时间比较接近。

  那么,为什么把每年的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董必武1971年的回忆颇能说明问题。他说:“七月一日这个日子,也是后来定的,真正开会的日子,没有哪个说得到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并没有在一大召开多少周年之时开展纪念活动。

  把7月1日作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有据可查的最早见于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所作的《论持久战》的讲演。毛泽东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毛泽东是中共一大代表,在会议期间还担任记录工作,但他讲这番话时距离一大召开已经17年了,未必对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记忆得那么准确,而且他并没有说一大就是这天开幕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性的事件自然是一大的召开,但一大召开前已经有了党的早期组织,否则各地无法推选出参加大会的代表。全国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上半年陆续组建的。所以到一大召开时,党的地方组织实际已经建立了。

  中共中央第一次正式将每年7月1日确定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是1941年6月。到这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整整20周年,而此时又正处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最艰苦的阶段。这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与此同时,日军进行大“扫荡”,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敌后抗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为了振奋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中共中央决定隆重庆祝党成立20周年。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明确指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中共中央还提出,宣传的要点是在党外“要深入的宣传中共二十年来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历史。”在党内,“要使全党都明了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作用,在今天他已成为团结全国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他的政策,关系全国抗战的成败与全中国人民的命运。因此,每个党员都要正确懂得如何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方针,要加强策略教育,与学习党在二十年革命斗争中的丰富经验”。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各根据地在1941年7月1日前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活动。这年的7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纪念中国共产党廿周年》的社论,并且刊发《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特刊》。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公开发行的党报《新华日报》也特地刊发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社论。从这个时候起,每年的7月1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7月1日为何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2020-06-22 13:46 来源:学习时报 罗平汉

  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会集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在这里举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列席了会议。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租界巡捕的搜查,会议的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党的一大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正式建党的问题。会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从此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有了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长期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人民,由此有了闪亮的指路明灯,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中有了自己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

  那么,既然中共一大正式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的7月23日,但每年为何要将7月1日而不是把7月23日作为党成立的纪念日?其实,7月23日作为中共一大开幕的时间,是后来党史工作者考证的结果。至于中共一大具体是哪天召开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很清楚。

  目前能看到的最早一份关于中共一大情况的记载,是形成于1921年下半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材料,其中清楚地写道:“代表大会定于六月二十日召开,可是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代表,直到七月二十三日才到达上海,于是代表大会开幕了。”可惜这份材料存放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很长时间人们并不知晓。

  参加一大的一些代表,后来曾对一大召开的大致时间有过回忆,但具体日期颇有出入。毛泽东1936年曾对访问陕北苏区的美国记者斯诺说:“1921年5月,我到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这里的5月,应该是指农历。毛泽东具体动身的日期是6月29日。何叔衡的同乡兼好友谢觉哉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毛泽东、何叔衡是秘密前往上海的,谢觉哉当时并不知他们去上海干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回忆说:“一个夜晚,黑云蔽天作欲雨状,忽闻毛泽东同志和何叔衡同志即要动身赴上海,我颇感他俩行动的‘突然’,他俩又拒绝我们送上轮船。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他俩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会。”7月4日,毛泽东和何叔衡抵达上海。

  据陈潭秋1936年回忆:“一九二一年七月的下半月,在上海的法租界蒲柏路的女子学校,突然来到了九个客人。他们下榻于这个学校的楼上。”“到这里来的许多人,是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他们到上海的目的,是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因为除上海代表李达和李汉俊外,其他各地的代表大多是教师或学生,收入有限,便由李达的夫人出面,以接待北京大学师生暑假旅行团的名义,租了法租界的博文女子学校作为外地代表的住所。陈潭秋的回忆因距离一大召开的时间相隔不那么久远,故而与实际开会的时间比较接近。

  那么,为什么把每年的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董必武1971年的回忆颇能说明问题。他说:“七月一日这个日子,也是后来定的,真正开会的日子,没有哪个说得到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并没有在一大召开多少周年之时开展纪念活动。

  把7月1日作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有据可查的最早见于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所作的《论持久战》的讲演。毛泽东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毛泽东是中共一大代表,在会议期间还担任记录工作,但他讲这番话时距离一大召开已经17年了,未必对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记忆得那么准确,而且他并没有说一大就是这天开幕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性的事件自然是一大的召开,但一大召开前已经有了党的早期组织,否则各地无法推选出参加大会的代表。全国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上半年陆续组建的。所以到一大召开时,党的地方组织实际已经建立了。

  中共中央第一次正式将每年7月1日确定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是1941年6月。到这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整整20周年,而此时又正处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最艰苦的阶段。这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与此同时,日军进行大“扫荡”,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敌后抗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为了振奋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中共中央决定隆重庆祝党成立20周年。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明确指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中共中央还提出,宣传的要点是在党外“要深入的宣传中共二十年来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历史。”在党内,“要使全党都明了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作用,在今天他已成为团结全国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他的政策,关系全国抗战的成败与全中国人民的命运。因此,每个党员都要正确懂得如何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方针,要加强策略教育,与学习党在二十年革命斗争中的丰富经验”。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各根据地在1941年7月1日前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活动。这年的7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纪念中国共产党廿周年》的社论,并且刊发《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特刊》。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公开发行的党报《新华日报》也特地刊发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社论。从这个时候起,每年的7月1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