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

2020年06月12日 08:01   来源:光明日报   谌园庭

  2015年11月15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中国古代先贤的名言“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强调国际社会只有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当今的世界经济问题。习近平主席为世界经济的把脉以及为此所提出的诊疗方案,同样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防控提供了思想资源。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闪耀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北宋名臣欧阳修应诏给宋仁宗写了一篇奏疏《准诏言事上书》。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不慎号令”“不明赏罚”“不责功实”三弊,以及“兵”“将”“财用”“御戎之策”“可任之臣”五事。针对五事中的“财用”一项,欧阳修提出了一项为后世为政者所珍视的政治原则,即“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欧阳修对仁宗剖析道:“今天下财用困乏,其弊安在?起于用兵而费大故也。”亦即,国家财政危机的根源是冗兵、冗费,欧阳修从而为化解问题开出了切中时弊的“药方”。后世流传的欧阳修奏疏诗文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也透露出其崇高的政治价值取向和仁民爱物的家国情怀。

  这些思想不是故纸堆里的迂腐之言,而是“常维新”的政治智慧。法国近代思想家托克维尔曾说:“有多少道德体系和政治体系经历了被发现、被忘却、被重新发现、被再次忘却、过了不久又被发现这一连续过程,而每一次被发现都给世界带来魄力和惊奇,好像它们是全新的,充满了智慧。”欧阳修提出的“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这一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正是属于此类政治智慧。这一原则揭示了现象与本质、治标与治本的辩证关系,成为后世为政者所推崇的原则。习近平主席用此典故,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而且为全球治理以及当前令世界各国闻之色变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各国民众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世界经济乃至国际体系、国际秩序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冲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至今依然没有出现被控制或者减弱的趋势。当中国政府和人民为疫情而举国动员、共克时艰时,美国政府决策者对疫情麻痹大意,认为“新冠肺炎不过是一种大号流感”,既误导了美国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方向,也误导了世界多国领导人。

  美国的麻痹大意以及错误应对举措,不仅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而且加剧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如果说疫情是一场天灾,那么应对疫情不力则是人祸。人祸恶化、放大了天灾的负面后果。截至3月下旬,当中国基本控制疫情的时候,美国却逐步陷入疫情肆虐的境地。当前,美国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死亡率和遇难数已远高于中国。这样一种强烈对比难免让某些美国政客产生不平衡、不正常的心态。白宫当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举止失常、一错再错,在初期应对疫情不力导致疫情蔓延之后,继而又玩起了“甩锅”的把戏。

  “莫须有”的罪名指控和“下三滥”的甩锅把戏,无助于从根源上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产生的严重危害,反而会扰乱各国集中精力迎战这场灾祸。欧阳修“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的名言,在千年之后依然可以成为照耀人类前进的灯塔,成为我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解题思路。事实上,科学家和医学家早已给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正确思路。只要不抱政治偏见,尊重科学规律,携手抗击疫情,人类可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者:谌园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

2020-06-12 08:01 来源:光明日报 谌园庭

  2015年11月15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中国古代先贤的名言“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强调国际社会只有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当今的世界经济问题。习近平主席为世界经济的把脉以及为此所提出的诊疗方案,同样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防控提供了思想资源。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闪耀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北宋名臣欧阳修应诏给宋仁宗写了一篇奏疏《准诏言事上书》。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不慎号令”“不明赏罚”“不责功实”三弊,以及“兵”“将”“财用”“御戎之策”“可任之臣”五事。针对五事中的“财用”一项,欧阳修提出了一项为后世为政者所珍视的政治原则,即“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欧阳修对仁宗剖析道:“今天下财用困乏,其弊安在?起于用兵而费大故也。”亦即,国家财政危机的根源是冗兵、冗费,欧阳修从而为化解问题开出了切中时弊的“药方”。后世流传的欧阳修奏疏诗文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也透露出其崇高的政治价值取向和仁民爱物的家国情怀。

  这些思想不是故纸堆里的迂腐之言,而是“常维新”的政治智慧。法国近代思想家托克维尔曾说:“有多少道德体系和政治体系经历了被发现、被忘却、被重新发现、被再次忘却、过了不久又被发现这一连续过程,而每一次被发现都给世界带来魄力和惊奇,好像它们是全新的,充满了智慧。”欧阳修提出的“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这一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正是属于此类政治智慧。这一原则揭示了现象与本质、治标与治本的辩证关系,成为后世为政者所推崇的原则。习近平主席用此典故,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而且为全球治理以及当前令世界各国闻之色变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各国民众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世界经济乃至国际体系、国际秩序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冲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至今依然没有出现被控制或者减弱的趋势。当中国政府和人民为疫情而举国动员、共克时艰时,美国政府决策者对疫情麻痹大意,认为“新冠肺炎不过是一种大号流感”,既误导了美国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方向,也误导了世界多国领导人。

  美国的麻痹大意以及错误应对举措,不仅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而且加剧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如果说疫情是一场天灾,那么应对疫情不力则是人祸。人祸恶化、放大了天灾的负面后果。截至3月下旬,当中国基本控制疫情的时候,美国却逐步陷入疫情肆虐的境地。当前,美国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死亡率和遇难数已远高于中国。这样一种强烈对比难免让某些美国政客产生不平衡、不正常的心态。白宫当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举止失常、一错再错,在初期应对疫情不力导致疫情蔓延之后,继而又玩起了“甩锅”的把戏。

  “莫须有”的罪名指控和“下三滥”的甩锅把戏,无助于从根源上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产生的严重危害,反而会扰乱各国集中精力迎战这场灾祸。欧阳修“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的名言,在千年之后依然可以成为照耀人类前进的灯塔,成为我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解题思路。事实上,科学家和医学家早已给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正确思路。只要不抱政治偏见,尊重科学规律,携手抗击疫情,人类可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者:谌园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