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闭幕。短短几天会议,政协委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等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与共识。
会议以团结鼓劲,树立经济发展信心为主线。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对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新发展的路径。习总书记再次力挺民营经济,他强调,民营企业是在中国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一开始确实是一片荒芜,但从夹缝中成长起来了。这也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筚路蓝缕开出的一条路。习总书记的讲话坚定了民营企业家克服困难、发展前进的信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直以来,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是政法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2018年11月,司法部出台《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围绕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投融资、公平竞争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修改、废止、解释。此次疫情发生后,中央政法委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要求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为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显然,法治为民营企业走出困境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次政协会上,很多委员的建议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李迎新委员建议,统筹谋划,突出法治宣传教育对疫情防控工作成果的巩固和推动作用,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彻于疫情防控始终。迟日大委员建议,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健全完善向国际组织推荐中国涉外律师人才工作机制。王锋委员建议,尽快修订相关法律,对传统的用人单位、劳动关系进行适当拓展,逐步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思考和对前沿问题的关注。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1949年9月21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此后,在7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70年披荆斩棘,70年岁月峥嵘。我们党与人民政协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谱写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篇章。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全球疫情带来的世界格局新变化,尤其需要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尤其需要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积极作用,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团结人心、汇聚力量。
筚路蓝缕,一路同行。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期待人民政协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继续奋斗。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