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

2020年04月22日 07:18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评论员

  当前,我省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努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4月20日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外贸进出口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随着复工复产积极推进、产能恢复,3月进出口额降幅较1-2月收窄9.1个百分点,同时危中寻机,跨境电商进出口130.9亿元、增长4.7%,市场采购出口628.9亿元、增长1.5倍,规模均为全国首位,展现十足韧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贸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是落实“六稳”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稳外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做好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继续抓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促进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广东制造”行销世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省外贸企业生产日渐步入正常轨道,然而全球疫情快速蔓延,疫情的不确定性成为外贸发展的最大隐忧,加上各国对人流、物流的防控限制,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是做好稳外贸工作必须正视的新挑战。透过一季度我省外贸进出口表现,特别是民营企业呈现的抗风险能力、外贸新业态展现的巨大潜力,要坚定信心,正确认识当前所面临的阶段性困难,看到我省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善于化危为机,把握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向好的有利条件,不断增强适应力和开拓能力。

  疫情发生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及时出台复工复产20条、金融暖企18条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外贸的金融、保险、财税等支持力度;简化通关环节,推行退(免)税便利化,降低港口检验检疫等环节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必须打好“组合拳”,首要的是强化政策落实、坚定企业信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稳外贸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用足用好国家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全力抓好稳外贸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为企业减负助力。要加大外贸企业防风险保障力度,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力争覆盖更多企业,实现应保尽保。

  疫情之下,进出口人员和物资流动受限、通路受限,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不畅,是对外贸发展的现实考验。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必须强化服务和保障支撑,及时有效解决外贸企业眼下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多管齐下扩大黄金、原油、天然气、消费品、集成电路等重点商品进口,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点对点”服务保障;从精准帮扶企业、充分发挥线上作用、促进外贸产品内销、加强贸易促进服务、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等方面,帮助企业在海外稳住目前的订单,促进开拓新的市场;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

  疫情期间,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逆势增长,成为稳外贸的重要支撑。4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举措,强调“更大发挥跨境电商独特优势,以新业态助力外贸克难前行”,明确实行对综试区内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等支持政策。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汕头等多个城市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要积极适应线上经济与线下经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抢抓政策机遇,全力促进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外贸新增长点。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面对国际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的困难局面,全省一季度外贸答卷既让人看到了压力,也展现了潜力。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发挥我省外贸韧性强、潜力足、竞争力强的优势,不断提升外贸创新意识、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应对危机的能力,我们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外贸发展的冲击,助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

2020-04-22 07:18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评论员

  当前,我省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努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4月20日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外贸进出口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随着复工复产积极推进、产能恢复,3月进出口额降幅较1-2月收窄9.1个百分点,同时危中寻机,跨境电商进出口130.9亿元、增长4.7%,市场采购出口628.9亿元、增长1.5倍,规模均为全国首位,展现十足韧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贸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是落实“六稳”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稳外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做好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继续抓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促进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广东制造”行销世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省外贸企业生产日渐步入正常轨道,然而全球疫情快速蔓延,疫情的不确定性成为外贸发展的最大隐忧,加上各国对人流、物流的防控限制,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是做好稳外贸工作必须正视的新挑战。透过一季度我省外贸进出口表现,特别是民营企业呈现的抗风险能力、外贸新业态展现的巨大潜力,要坚定信心,正确认识当前所面临的阶段性困难,看到我省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善于化危为机,把握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向好的有利条件,不断增强适应力和开拓能力。

  疫情发生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及时出台复工复产20条、金融暖企18条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外贸的金融、保险、财税等支持力度;简化通关环节,推行退(免)税便利化,降低港口检验检疫等环节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必须打好“组合拳”,首要的是强化政策落实、坚定企业信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稳外贸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用足用好国家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全力抓好稳外贸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为企业减负助力。要加大外贸企业防风险保障力度,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力争覆盖更多企业,实现应保尽保。

  疫情之下,进出口人员和物资流动受限、通路受限,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不畅,是对外贸发展的现实考验。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必须强化服务和保障支撑,及时有效解决外贸企业眼下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多管齐下扩大黄金、原油、天然气、消费品、集成电路等重点商品进口,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点对点”服务保障;从精准帮扶企业、充分发挥线上作用、促进外贸产品内销、加强贸易促进服务、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等方面,帮助企业在海外稳住目前的订单,促进开拓新的市场;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

  疫情期间,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逆势增长,成为稳外贸的重要支撑。4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举措,强调“更大发挥跨境电商独特优势,以新业态助力外贸克难前行”,明确实行对综试区内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等支持政策。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汕头等多个城市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要积极适应线上经济与线下经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抢抓政策机遇,全力促进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外贸新增长点。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面对国际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的困难局面,全省一季度外贸答卷既让人看到了压力,也展现了潜力。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发挥我省外贸韧性强、潜力足、竞争力强的优势,不断提升外贸创新意识、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应对危机的能力,我们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外贸发展的冲击,助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