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政策合力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2020年03月26日 07:3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近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多部门落地多项针对性举措,如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扩大外债便利化试点、完善金融保险支持政策等。湖北、山东、湖南等地也通过召开专门的恳谈会、引入政策性担保等方式,进一步解决小微民企融资难题。

  网民“汤筱晓”提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凸显,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探索中国特色小微金融发展之路,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形成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合力。

  网民“黄艳斐”称,当前,停工停产的小微企业对纾困救急贷款的需求突出,复产复工的小微企业也亟须获取新增贷款。如何对小微企业施以援手?她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将成为一条可行路径。在宏观环境层面,需要政府研究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体系,逐步建成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在实践操作层面,银行业应普遍加大对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应用,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从技术表面进一步下沉到渠道和业务终端,在提升运营效率、客户体验及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网民“董希淼”认为,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当前的工作较多针对“最后一公里”,如续贷问题等,而更为迫切的是“最先一公里”问题,即首贷问题,应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进行破解。首先,金融监管部门要对首贷进行有效的激励。其次,建好信息平台,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再次,商业银行要创新服务模式,作出专门的首贷机制安排,包括授信政策、信贷计划等,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记者 陈伟 整理)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严打假劣农资 护航春耕生产    2020年03月24日
  • ·疫情期间切莫“病急乱投医”    2020年03月23日
  • ·禁绝野味产业须多管齐下    2020年03月20日
  • ·别让智慧社区沦为“花架子”    2020年03月19日
  • ·整治培训机构乱象有待监管跟进    2020年03月1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政策合力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2020-03-26 07:3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近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多部门落地多项针对性举措,如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扩大外债便利化试点、完善金融保险支持政策等。湖北、山东、湖南等地也通过召开专门的恳谈会、引入政策性担保等方式,进一步解决小微民企融资难题。

      网民“汤筱晓”提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凸显,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探索中国特色小微金融发展之路,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形成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合力。

      网民“黄艳斐”称,当前,停工停产的小微企业对纾困救急贷款的需求突出,复产复工的小微企业也亟须获取新增贷款。如何对小微企业施以援手?她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将成为一条可行路径。在宏观环境层面,需要政府研究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体系,逐步建成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在实践操作层面,银行业应普遍加大对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应用,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从技术表面进一步下沉到渠道和业务终端,在提升运营效率、客户体验及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网民“董希淼”认为,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当前的工作较多针对“最后一公里”,如续贷问题等,而更为迫切的是“最先一公里”问题,即首贷问题,应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进行破解。首先,金融监管部门要对首贷进行有效的激励。其次,建好信息平台,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再次,商业银行要创新服务模式,作出专门的首贷机制安排,包括授信政策、信贷计划等,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记者 陈伟 整理)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