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何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新目标,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亟待我们深入研究新情况,认真总结新经验,积极提出新举措,着力在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些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内外、着眼全局,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推动形成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新格局。这不仅大大缩小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培育了一批像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等中西部地区增长极,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比较突出的是,区域分化态势颇为明显,在东西南北四大版块之间、版块内部之间、省区内部之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比如,中部地区已取代西部地区成为经济较快增长的第一方阵;再如,在西部地区整体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的同时,西部地区内部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新特征,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增速普遍低于西南地区增速、资源依赖性强的地区经济增长普遍比产业转移早的地区相对乏力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上述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不过,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新的区域发展失调,损害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联动性、整体性,迫切需要强化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特别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现在,无论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还是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都应从深化改革上找出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以商事制度为突破口的“放管服”改革,切实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干预,清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做法以及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要积极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加快形成有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第二,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完善区域互助机制。要鼓励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和共建产业园区等合作平台,积极创新区域合作的组织保障、规划衔接、利益协调、激励约束、资金分担、信息共享、政策协调等机制。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也要创新帮扶方式,加强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自身发展能力,促进对口支援从单方受益为主向双方受益深化。
第三,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等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增强了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拓展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空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提升区域内生发展动力。一方面,要加快内外联通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建设,完善口岸跨境运输通道、内陆骨干通道等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级新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另一方面,要抓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第四,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当前,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特点在于,能够使各地区超越地理环境、历史基础,重构经济体系,拓展经济能量。这就为欠发达地区在新的经济体系构建中与发达地区同步发展甚至领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契机。针对这种情况,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都应学习借鉴贵州等地的经验和做法,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牢牢掌握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使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五,完善协调机制,更好发挥城市群的作用。实践证明,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版块。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应更加注重城市群建设,提升城市群功能。要结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城市群协调机制,加快城际快速交通体系建设,推动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促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城市群对激发新动能、塑造新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者:冯根富 崔海雷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