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王夙认为,万众一心的“抗疫大战”,必须要筑牢信任的基石。媒体、社交平台等要自觉自省,及时删除违法泄露的信息;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当严肃追查信息泄露源,彻底消除公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的忧虑。
疫情来临,武汉有难,八方驰援。在众志成城的抗“疫”大局下,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不少人见到武汉人或湖北返程人员便如临大敌、避之不及,甚至还在恶意起底。
近日,有多名网友在网上爆料,自称仅仅因为在湖北工作、生活,甚至是在2019年下半年去过湖北旅游、学习等,在认真配合完有关部门的调查后,个人隐私信息依然遭到曝光。这些隐私内容除了姓名、性别,还包括了身份证号和个人病史等信息。让爆料者更加难以接受的是,遭泄信息在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网络空间里被肆意传播。
诚然,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本着切断每一条传染链的责任感和宁愿“十防九空”的谨慎心态,卫生主管部门对于部分外出武汉群众的防疫监控有着合理性。绝大部分公众也都能够理解当前形势,主动配合调查。但是,合理的信息披露只能由经国家授权的部门来行使,绝不能假私人之手。倘若以当前的非常形势为借口,人人私自起底他人重要的隐私信息,不但于防疫抗疫毫无益处,而且是对公民隐私权的严重践踏。
肆意起底他人信息,对当前的“抗疫大战”有害无益。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共克时艰,就必须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然而,恶意曝光他人与“抗疫”无关的隐私信息,会在人群中刻意地制造隔阂,使许多无辜群众承受无形的压力,甚至可能会导致部分人员选择隐瞒病情信息,不再向有关部门报告、求助。
万众一心的“抗疫大战”,必须要筑牢信任的基石。从部分网友的网络发言来看,肆意起底的行为显然是在挖“基石”的墙角。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面对“疫情”,大众难免对与疫源地有关的人群和事物产生恐惧心理,但不要让恐惧将防疫工作引上“侵犯隐私”的歧路,更不能以“抗疫”为名作出侵犯隐私的违法行为。这就要求,除了官方指定的信息公开网站,其他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等要自觉自省,及时删除违法泄露的信息,避免人肉搜索等行为。此外,政府有关部门也不能对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坐视不管,而应当严肃追查信息泄露源,彻底消除公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心,以扫除全国人民尤其是湖北人民、武汉人民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后顾之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夙)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武汉疫情无情 世界人民有爱
疫情防控物资紧张 为“不涨价”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