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蔡英文连任只是“茶壶里的风波”

2020年01月15日 07:23   来源:北京日报   王鹤亭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落幕,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连任。这一结果可能与许多民众的心理预期存在落差,甚至让不少同胞对台湾政局发展及和平统一前景有所忧心。可若从辩证、全局和长远的视角来看,此次选举不过是“茶壶里的风波”,没有脱离台湾政治发展的既有逻辑,更不会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客观事实,无法阻挡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

  蔡英文连任,是多重因素相互叠加使然。一来,美国“反中挺台”势头凶猛,借机大打“台湾牌”,以各种方式介入选举。二来,香港“反修例”运动延烧不退,“港独”分子与“台独”势力勾连,民进党从中渔利。内外环境综合作用下,使得两岸关系及台湾政治生态重新回到传统格局,“挑起对立——制造敌意——政治动员——选举获利”的选举套路再度发挥作用。然而,竞选主轴、选战模式等瞄准的只是政治利益,忽略了台湾同胞的切身福祉,遮蔽了求和平求发展的真实需求,压缩了台湾人民的选择空间。因此,此次选举是民进党之胜,却非台湾人民之福。

  话又说回来,蔡英文虽然连任,但祖国统一的大势不会因此改变。正所谓,“谋定而后动”,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台湾归回祖国、祖国统一的实现,归根到底还是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经济发展了,我们实现统一的力量就不同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崛起,两岸之间的综合实力差距不断拉大,让我们牢牢掌握着祖国统一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立信攻心。中央政府在涉台问题上立场坚定、政策连贯,争取和平统一的信念、遏制“台独”的决心不动摇。在维护“一个中国”、增进民众福祉等方面更是言必行、行必果,为自身积累了相应的威望和信誉,也使得台湾社会感知到统一的必然性,统一的心理基础逐步累积。当前,台湾社会普遍认识到了两岸实力的翻转,也对大陆推进祖国统一的决心有清晰感知,对于两岸关系的理性判断、对于大陆的感性认同都在提升。

  眼下,台湾问题的岛内面向和国际面向发生了量的变化,但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的优越条件前所未有,需要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做好发展与斗争、压力与引力的协同工作。一方面,继续坚持与强化“红线思维”“底线思维”,坚决阻绝“台独”冒进行为,对一个中国原则须臾不可退让。另一方面,在国际社会也要强化一个中国框架,敦促美国等外部势力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信守承诺,不要给“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而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继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将“反独”及“促统”紧密结合,将“硬实力”转化为“软引力”。眼下,对台湾而言,大陆的吸引力正通过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发展前景等逐步展现。我们当多从这些方面不断拓展和平统一路径、深化和平统一层次,用精卫填海的毅力填平沟壑,用春风化雨的善意化解心结,进一步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发展进步的好评转化为“好感”,将台湾社会“认清现实”的理性转化为两岸统一的认同感。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蔡英文连任只是“茶壶里的风波”

2020-01-15 07:23 来源:北京日报 王鹤亭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落幕,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连任。这一结果可能与许多民众的心理预期存在落差,甚至让不少同胞对台湾政局发展及和平统一前景有所忧心。可若从辩证、全局和长远的视角来看,此次选举不过是“茶壶里的风波”,没有脱离台湾政治发展的既有逻辑,更不会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客观事实,无法阻挡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

  蔡英文连任,是多重因素相互叠加使然。一来,美国“反中挺台”势头凶猛,借机大打“台湾牌”,以各种方式介入选举。二来,香港“反修例”运动延烧不退,“港独”分子与“台独”势力勾连,民进党从中渔利。内外环境综合作用下,使得两岸关系及台湾政治生态重新回到传统格局,“挑起对立——制造敌意——政治动员——选举获利”的选举套路再度发挥作用。然而,竞选主轴、选战模式等瞄准的只是政治利益,忽略了台湾同胞的切身福祉,遮蔽了求和平求发展的真实需求,压缩了台湾人民的选择空间。因此,此次选举是民进党之胜,却非台湾人民之福。

  话又说回来,蔡英文虽然连任,但祖国统一的大势不会因此改变。正所谓,“谋定而后动”,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台湾归回祖国、祖国统一的实现,归根到底还是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经济发展了,我们实现统一的力量就不同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崛起,两岸之间的综合实力差距不断拉大,让我们牢牢掌握着祖国统一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立信攻心。中央政府在涉台问题上立场坚定、政策连贯,争取和平统一的信念、遏制“台独”的决心不动摇。在维护“一个中国”、增进民众福祉等方面更是言必行、行必果,为自身积累了相应的威望和信誉,也使得台湾社会感知到统一的必然性,统一的心理基础逐步累积。当前,台湾社会普遍认识到了两岸实力的翻转,也对大陆推进祖国统一的决心有清晰感知,对于两岸关系的理性判断、对于大陆的感性认同都在提升。

  眼下,台湾问题的岛内面向和国际面向发生了量的变化,但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的优越条件前所未有,需要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做好发展与斗争、压力与引力的协同工作。一方面,继续坚持与强化“红线思维”“底线思维”,坚决阻绝“台独”冒进行为,对一个中国原则须臾不可退让。另一方面,在国际社会也要强化一个中国框架,敦促美国等外部势力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信守承诺,不要给“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而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继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将“反独”及“促统”紧密结合,将“硬实力”转化为“软引力”。眼下,对台湾而言,大陆的吸引力正通过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发展前景等逐步展现。我们当多从这些方面不断拓展和平统一路径、深化和平统一层次,用精卫填海的毅力填平沟壑,用春风化雨的善意化解心结,进一步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发展进步的好评转化为“好感”,将台湾社会“认清现实”的理性转化为两岸统一的认同感。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