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春节出行,让文明站上“C位”

2020年01月14日 17:56   来源:央视网   胡辉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又到了一年中人潮汹涌、车流穿梭的春运时刻。这时节,总有匆匆脚步,去远方,回故乡。

  人来人往的站台,摩肩接踵的人流,路上的时光总是中国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路上挤不挤,闹不闹,舒适不舒适,构成了关涉春节幸福的一部分。再挤再闹,再远再累,我们都要回家。因为,这是中国人对家的表达,也是诗意中国对团圆的真情流露。

  “在路上”,是链接远方与家乡的美好桥梁。回家的热情有多高涨,数字是最有力的见证。1月10日,为期40天的2020年春运拉开大幕,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突破30亿人次。其中,道路客运接近25亿人次,铁路4.4亿人次,同比增长8%;民航7900万人次,同比增长8.4%;水运4500万人次,同比增长9.6%。高铁、民航、私家车等出行方式在春运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春节数亿人出行,文明应成为标配。每一位出行者都应带上“文明行囊”,用文明为春运助力,用文明为春运添彩,让文明成为“主色调”。公安部也宣布将严打“机闹”“车闹”“霸座”等危害运输秩序和运行安全的违法行为,为一些破坏规矩的人敲响警钟。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一万美元的台阶。今年春运途中,科技加持,设备升级,铺就了更温馨的回家路。以铁路为例,到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电子客票推广,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走天下;“便捷换乘”“候补购票”,让春运旅途更方便……站在“100亿”的平台上,享有更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中国人的文明素养更应该迈上新台阶。

  文明是规则的底线,也是安全的底线。前不久,京张高铁开通运行后,首例在高铁列车上吸烟的男子被北京铁路警方处以治安罚款1000元。这是文明的反面教材,提醒我们,不管何时何地,都要把文明挺在前面,不要自以为在陌生人社会就可以“放飞自我”。要知道,在公共场合无底线的“放飞”,可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危及公共安全与秩序。

  美好出行,必须让文明站上“C位”。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包容,多一点耐心,文明列车才能更欢畅。喜欢音乐,也不要当“外放族”,让他人享有静一静的空间;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别让大声喧哗影响其他乘客休息;克制一下“烟瘾”,别让一时大意引发高铁晚点;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让文明站上“C位”,人人讲文明、守秩序,出行才能更温馨、更美好。

  山一程水一程,文明一程温暖一程。让文明时刻站在“C位”,春运途中,“流动的中国”才能处处都是最美的风景。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春节出行,让文明站上“C位”

2020-01-14 17:56 来源:央视网 胡辉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又到了一年中人潮汹涌、车流穿梭的春运时刻。这时节,总有匆匆脚步,去远方,回故乡。

  人来人往的站台,摩肩接踵的人流,路上的时光总是中国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路上挤不挤,闹不闹,舒适不舒适,构成了关涉春节幸福的一部分。再挤再闹,再远再累,我们都要回家。因为,这是中国人对家的表达,也是诗意中国对团圆的真情流露。

  “在路上”,是链接远方与家乡的美好桥梁。回家的热情有多高涨,数字是最有力的见证。1月10日,为期40天的2020年春运拉开大幕,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突破30亿人次。其中,道路客运接近25亿人次,铁路4.4亿人次,同比增长8%;民航7900万人次,同比增长8.4%;水运4500万人次,同比增长9.6%。高铁、民航、私家车等出行方式在春运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春节数亿人出行,文明应成为标配。每一位出行者都应带上“文明行囊”,用文明为春运助力,用文明为春运添彩,让文明成为“主色调”。公安部也宣布将严打“机闹”“车闹”“霸座”等危害运输秩序和运行安全的违法行为,为一些破坏规矩的人敲响警钟。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一万美元的台阶。今年春运途中,科技加持,设备升级,铺就了更温馨的回家路。以铁路为例,到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电子客票推广,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走天下;“便捷换乘”“候补购票”,让春运旅途更方便……站在“100亿”的平台上,享有更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中国人的文明素养更应该迈上新台阶。

  文明是规则的底线,也是安全的底线。前不久,京张高铁开通运行后,首例在高铁列车上吸烟的男子被北京铁路警方处以治安罚款1000元。这是文明的反面教材,提醒我们,不管何时何地,都要把文明挺在前面,不要自以为在陌生人社会就可以“放飞自我”。要知道,在公共场合无底线的“放飞”,可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危及公共安全与秩序。

  美好出行,必须让文明站上“C位”。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包容,多一点耐心,文明列车才能更欢畅。喜欢音乐,也不要当“外放族”,让他人享有静一静的空间;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别让大声喧哗影响其他乘客休息;克制一下“烟瘾”,别让一时大意引发高铁晚点;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让文明站上“C位”,人人讲文明、守秩序,出行才能更温馨、更美好。

  山一程水一程,文明一程温暖一程。让文明时刻站在“C位”,春运途中,“流动的中国”才能处处都是最美的风景。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