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飞刀”被停职,击中分级诊疗软肋

2019年12月11日 11:21   来源:东方网   张西流

  前不久,山西某医院的一起手术引发高度关注。从北京天坛医院来到该医院对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支架植入手术的医生,在收取患者家属准备的1万元现金时,被家属录像并举报。涉事医生和该医院帮忙收钱转交的医生均被停职。值得关注的是,这1万元是医患双方协商好的付给从外院约请的专家的劳务费,也即通常所说的“飞刀费”,但患者家属以医生收红包为由进行了举报。(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城市大三甲医院的优秀医生,下基层医院“会诊”或“飞刀”,不是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基层群众,而是私自“走穴”,在基层患者身上挣外快,这不仅不利于基层群众理性就医,而且背离了专家会诊的初衷。此前据媒体报道,上海三甲医院医生在江浙沪基层医院“会诊”,酬劳至少5000元起步。政府试图推动的“多点执医”,受到医生冷遇,不被鼓励的“飞刀”走穴,却热度不减。如此语境下,北京天坛医院一名医生,因“飞刀”被停职,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医生“飞刀”走穴,到底是不务正业,还是想象中能够“提升医生待遇”的政策不足,以此体现医生的市场价值,在此暂且不论。笔者更关注的是,医生“飞刀”走穴的背后,暴露出了分级诊疗医改新政推进迟缓。事实上,早在2015年,国办出台《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作为改革重点,要逐步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但很显然,三甲医院医生下基层医院“飞刀”走穴,打破了分级诊疗格局,与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

  事实上,医生“飞刀”走穴,是“多点执医”催生的怪胎,“多点执医”变成了“多酬执医”。受利益驱使,一些医生在“多点执医”过程中,便选择“重私轻公”,甚至“损公肥私”,从而导致“人在医院心在走穴”。可见,医生“飞刀”走穴,肥了“自留地”,却荒了“责任田”,其弥补公共医疗资源不足,解决群众看病难、看专家难等积极意义,非但得不到体现,反而助长了医疗界的不正之风,对公立医院及基层医院的发展极为不利。

  换言之,医生“飞刀”被停职,击中分级诊疗软肋。这显然更值得医疗卫生部门反思。首先,要以市场为需求,优化基层及落后地区的医疗资源,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机构要根据市场需求扩大规模,引进医疗服务人才,让医疗服务满足需求;同时,大型综合性医院,应该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通过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轮岗、远程诊疗等形式,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合理流动、下沉基层,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康复治疗;另一方面,要运用高科技手段,建立“网络医院”,通过视频就可以实现远程会诊、专家问诊。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医生“飞刀”被停职,击中分级诊疗软肋

2019-12-11 11:21 来源:东方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