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政协提案中关于取消“长江教授奖励计划”的建议,教育部回复表示,今后将完善退出机制,明确退出情形和程序,淡化“帽子”概念。
其实不止“长江学者”,形形色色的“学术帽子”早已饱受诟病。舆论或直指“帽子”过多过滥、名实不符,或批判学者“逐帽成风”、本末倒置,要求取消的声音亦不绝于耳。此番政协提案聚焦“长江学者”,与其说是针对某一群体,毋宁说是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不满学术圈某种歪风的集中反映。
所谓“帽子”,即学术头衔、人才荣誉的俗称。实事求是地说,为优秀人才授予特殊称号,给予有潜力者以适当帮扶,各类人才计划在相当长时间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培育和催生了大批学术精英,如今不少成名成家者也都曾受惠于此。但随着“帽子”越来越多,人才计划名目繁杂,问题潜滋暗长。不乏“青椒”为拿“帽子”,只做短平快的,凑论文、拼关系,结果是浮躁成风。究其根源,一大症结在于这些名头捆绑的资源、待遇、职称、评奖等太多,甚至主导了资源分配。“有帽者帽帽跟随、无帽者一帽难求”,“抢帽子”之风,让许多人难以安坐书斋、潜心向学。
虽然一些人才计划出现了负面效应,但必须厘清,“抢帽子”之风,病灶并不在“帽子”。事实上,没有任何一项政策可以一劳永逸,人才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同样必须根据形势不断调整和完善。
因此,“帽子”本无错,但迫切应当考虑的是,如何让人才计划更好更广泛地服务人才、培育人才,而不仅仅是给少数人“镶金边”“戴光环”,或者只进不出、终身护体,成为某些人的“职业终点”。这首先需要让“帽子”瘦身健体,那些款式相同的、功能相似的,是不是可以合并,那些落伍的、功能退化的,是不是可以精简?将资源利益与荣誉称号适度解绑,对学者、对高校构建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才能逐渐扭转“唯帽是尊”的风气。这是项大工程,恐非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所能胜任,还需从顶层设计予以整体统筹,下一番大功夫。
往深了看,“帽子”话题时不时地成为关注热点,传递的是社会对净化学术风气的呼声。对于科研圈学术圈,很多人始终保持着纯粹而朴素的情感,希望象牙塔与“心无旁骛”“潜心钻研”有关,与“汲汲功名”“腐败裙带”远离。堵住戴“帽”牟利的漏洞,树立更加科学的导向,让荣誉称号助力“聪明的大脑”,带领社会打开更大的视野,才能回归搞学术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