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用电话亭可否实现华丽转身

2019年11月27日 07:35   来源:光明网   杨于泽

  近日,媒体记者在北京走访东四、龙潭湖等旅游者或居民比较集中的几条代表性街道,调查几乎被人遗忘的街头公用电话亭的现状,发现地图导航APP上显示出来的公共电话亭如今要么并不存在、要么电话均已不能使用,也有能用而没人用的情形。询诸附近路人,多数人不用公用电话,也不知道公用电话还能用。

  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公用电话亭的作用在慢慢地消退,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如果说在北京街头还能找到公用电话亭而且部分能用,在其他国内城市,公用电话亭恐怕已经不是“历史陈迹”,而是基本上只存在于人们的历史记忆中。

  但无论是公用电话亭不能用,还是人们平时基本不用公用电话,恐怕我们都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在城市街头设置公用电话亭是多此一举、或要被淘汰。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一种体验,即在意料之外突然需要使用公用电话,但是又找不到公用电话亭、无公用电话可用。现在人们高度依赖移动互联网络,一旦“人机分离”,打公共电话就是一个应急方案,其价值才凸显出来。

  公用电话亭衰落现在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比如据说伦敦、巴黎的公用电话亭也在大量减少,但这并不证明国内城市公用电话亭的现状就是正常的。公用电话亭是一种城市公共设施,承担着诸多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功能,比如免费拨打110、120、119以及122等紧急电话寻求帮助,还可通过拨打114查询号码、预订酒店、机票及医院挂号等,甚至通过免费拨打114呼叫要联系的人。从这种功能定位看,人人都有手机并不构成不要、不管公用电话亭的充分理由。

  如果我们将公用电话亭定位为一种公共服务与便民设施,特别是强调其应急便民功能,我们就应当把它作为一种街头公共设施网络建设好、维护好。在伦敦,红色公用电话亭被视为一种英国文化符号,随着其电信功能弱化,当地政府正试图赋予它新的公共的、便民的甚至文化的身份,比如办成街头图书馆、微型博物馆甚至便民服务点。打公用电话的人少了,但公用电话亭还有很多理由继续存在下去。或可借鉴。

  当前中国,5G时代正在到来。公用电话亭可否借此来一场华丽转身呢。当然,实现这种华丽转身要面临很多难题,既要求诸专业设计,也要集思广益。公用电话亭的定位是公共服务和便民,应急恐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功能。今天的城市街头,不乏电子信息屏、电子地图等便民设施,但功能分散、信息碎片化。可否围绕公用电话亭,保留其打电话的功能,但可以与其他公共服务便民功能组合配套,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介绍、相关社会信息搜索等多种社会服务于一体,成为信息化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

  此事恐怕不是电信部门一家能够办好的事,需要跨部门大力整合,规划与协调的任务很重,自非易事。但信息化正在给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带来挑战,“外甥打灯笼”地过日子,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应变,现在需要的是采取行动。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城市公用电话亭可否实现华丽转身

2019-11-27 07:35 来源:光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