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宁夏银川市几名小学生去西安参加一个全国性书法大赛,并最终获得所在组别的金奖。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可家长发现,同样获得金奖的共有42人,银奖和铜奖则更多。这绝非个例,凡学皆比赛、凡赛必获奖已成普遍现象,不少家长得知真相后都大呼上当,“感觉好像被骗了,大张旗鼓地准备,到最后发现是自娱自乐。不管水平什么样都能获奖,这个奖杯相当于是我们家长自己花钱买的。”
在高度重视孩子素质培养的当下,让孩子学习一两门艺术,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让孩子去参加一些比赛,可以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同时让孩子感受竞争的压力。可普惠制的评奖已经背离参赛的初衷,丧失了激励孩子继续努力的意义。凡参赛都有奖,这是打着鼓励旗号的注水,也是泛着铜臭味的一门生意。给奖项注水,未尝不是在给孩子的人生注水。如此轻而易举地得奖,孩子对荣誉感哪里会珍惜?对真正凭借实力拿到奖状的孩子也很不公平。
人人皆有意味着人人皆无,没有含金量的奖杯和奖状,再漂亮也不过是一个摆设。这些浅显的道理人尽皆知,可为何类似普惠制赛事依然大行其道?首先是家长的需求。为了让孩子有竞争力、能上更好的学校、更得老师的偏爱,明知比赛蒙人也要参加,明知是自己花钱买奖也照拿不误。父母求奖心切,商家又怎么会错过商机?在这一过程中,赛事组织方、培训机构、各方专家也毫不客气,迅速占领各自地盘。一群愿打,一群愿挨,于是乎赛事不断,奖项连连。
当然,愿打愿挨的游戏之所以能一直玩下去,还在于背后有升学这只无形的指挥棒。虽然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政策,力图让竞赛、证书等与升学、分班脱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今年7月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也再次明确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可现实是,在学校和家长眼里,各类奖状“有总比没有强”。尤其幼升小、小升初,有多少家长不是带着孩子的一堆奖状去报名?国家三令五申,学校为何还“看重”培训机构的奖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些变相的违规招生行为,不知是看不见还是不作为。
处在评奖乱局中的父母,其实也承认“一纸奖状”等于“一张废纸”,可他们还是期待这张废纸能有“敲门砖”的魔力。评奖乱象需要治理,但正如多少次专项治理搞不定一个辅导班,多少个文件减不下学生的负担一样,不把升学指挥棒摆正了,光给评奖顽疾动手术,还是去不了病根。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