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铁“名片”,我们还需擦得更亮

2019年11月11日 10:05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邵旭华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近段时间来,国铁集团在全路范围内开展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集中整治大会战,为2020年春运创造良好的铁路外部安全环境。

  据了解,这次高铁外部环境隐患整治主要有铁路地界红线内的违法建筑、违法侵占、违法经营问题,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违法施工、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等违法违规行为,高铁沿线易燃易爆、影响线路基础稳定、危险物品侵限等突出隐患,重点建立健全政府有关部门、铁路公安机关和铁路单有效联动的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等内容。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交通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客货运输的重要途径,任何一个隐患都“生死攸关”,不容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如今。高铁的发展步伐突飞猛进,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已经成型,在人们在惬意的享受高铁带来的舒适、高效的“快生活”时,殊不知,我们的一些有意的、无意的行为和作法已经在影响着或者牵制着我们高铁的安全行驶,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关注铁路的人或许知道,多年来,铁路沿线发生过风筝逼停动车、大风刮来异物撞坏动车等事故,而沿线附近的违章建筑可能衍生的火灾、危险品入侵、人为破坏,更是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危及行车安全,危及旅客生命安全,甚至发生危险后造成的次生灾害也会危及沿线附近居民的安全,这也许就是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

  如今的高铁已是国家交通运输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实则名归”,除了高铁飞速的行驶给人们带来的快生活外,铁路两旁沿路美丽的景色风光无意更是诗情画意、锦上添花,让人们感受旅途的舒适与惬意。但当前看到我们的确是铁路地界红线内的违法建筑、违法侵占、违法经营,违法施工、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等“不雅”一面,毫不避讳说,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些许的“失望”与“不满”,这也不符合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的格局要求。如何让这张高铁“名片”更加亮丽,习近平总书记对高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有国铁集团对高铁环境安全治理的重要部署,铁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集中开展的整治“大会战”,无疑是最有力的回答。

  给高铁运行一个安全美好的环境,是提升高铁运行质量、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保证。而这次铁路部门的高铁环境安全整治,正是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之下,由内到外的“扫荡杂物”,给高铁、给旅客、更是给沿线人民一个安全美好的环境。当然,建设安全的高铁线路和美丽的线路环境,不是一家国铁集团企业一家就能够独立成的工作,需要铁路与政府和全社会各界一起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把好安全关,算好安全账,建好在水中游、云上飞、画中行的美丽高铁线,为我们创造出更加畅通无阻,青山绿水间的美好旅途。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高铁“名片”,我们还需擦得更亮

2019-11-11 10:05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近段时间来,国铁集团在全路范围内开展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集中整治大会战,为2020年春运创造良好的铁路外部安全环境。

  据了解,这次高铁外部环境隐患整治主要有铁路地界红线内的违法建筑、违法侵占、违法经营问题,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违法施工、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等违法违规行为,高铁沿线易燃易爆、影响线路基础稳定、危险物品侵限等突出隐患,重点建立健全政府有关部门、铁路公安机关和铁路单有效联动的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等内容。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交通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客货运输的重要途径,任何一个隐患都“生死攸关”,不容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如今。高铁的发展步伐突飞猛进,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已经成型,在人们在惬意的享受高铁带来的舒适、高效的“快生活”时,殊不知,我们的一些有意的、无意的行为和作法已经在影响着或者牵制着我们高铁的安全行驶,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关注铁路的人或许知道,多年来,铁路沿线发生过风筝逼停动车、大风刮来异物撞坏动车等事故,而沿线附近的违章建筑可能衍生的火灾、危险品入侵、人为破坏,更是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危及行车安全,危及旅客生命安全,甚至发生危险后造成的次生灾害也会危及沿线附近居民的安全,这也许就是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

  如今的高铁已是国家交通运输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实则名归”,除了高铁飞速的行驶给人们带来的快生活外,铁路两旁沿路美丽的景色风光无意更是诗情画意、锦上添花,让人们感受旅途的舒适与惬意。但当前看到我们的确是铁路地界红线内的违法建筑、违法侵占、违法经营,违法施工、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等“不雅”一面,毫不避讳说,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些许的“失望”与“不满”,这也不符合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的格局要求。如何让这张高铁“名片”更加亮丽,习近平总书记对高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有国铁集团对高铁环境安全治理的重要部署,铁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集中开展的整治“大会战”,无疑是最有力的回答。

  给高铁运行一个安全美好的环境,是提升高铁运行质量、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保证。而这次铁路部门的高铁环境安全整治,正是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之下,由内到外的“扫荡杂物”,给高铁、给旅客、更是给沿线人民一个安全美好的环境。当然,建设安全的高铁线路和美丽的线路环境,不是一家国铁集团企业一家就能够独立成的工作,需要铁路与政府和全社会各界一起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把好安全关,算好安全账,建好在水中游、云上飞、画中行的美丽高铁线,为我们创造出更加畅通无阻,青山绿水间的美好旅途。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