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滴滴顺风车复活,但愿是凤凰涅槃

2019年11月07日 06:38   来源:钱江晚报   项向荣

  因一系列安全事件而下线的滴滴顺风车,在435天之后的11月20日起,将陆续恢复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在晚上8点至次日5点的时间段对女性仍暂不开放。这一点引起不小争议,但鉴于之前发生的事件,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此次上线是“试运营”,而不是全面恢复运营,多一些谨慎,有必要。

  在滴滴顺风车缺席的一年多时间里,顺风车行业依旧蓬勃发展。高德于今年6月在武汉、广东上线顺风车,曹操出行也已经覆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在内的20个城市。还有哈罗、嘀嗒等全国性的平台均加码顺风车,和长途顺风车具有高度重叠的城际市场也有大批涌入者。

  这说明,顺风车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的一种共享出行方式,能满足一些消费者的出行需求,不仅经济、快捷,节能环保,还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对老百姓来说是多了一种出行方式。

  虽然从国家级的调研数据来看,顺风车的安全并不必然比出租车差,但公众依然对接二连三发生的安全事件保持了高度关注,并对滴滴顺风车持以批评的态度。其实这并非故意针对滴滴公司,公众更多是出于对新生事物的关注,创新自然应当接受监督。

  毕竟,对于用户而言,安全问题放在首位。没了生命安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公众的批评有助于顺风车这一新生事物的自我更新、完善与发展。但新生事物想要成功进化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公共产品,就必须要学会维护良好的运营秩序。无论是运营司机还是消费者,都要自觉遵守规则和要求,尽量做到互相理解、尊重、诚信。

  于滴滴方面而言,它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注意到,此次滴滴顺风车整改达18个版本共330项功能之多。我们期望它推出的“行为分”机制能最大程度上抑制犯罪、违约行为。

  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只要规范合法、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必定会复活。

  大家希望,滴滴顺风车的复活不是简单复出,而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期待滴滴能够痛定思痛,补上安全漏洞,服务更到位,安全更提升。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滴滴顺风车复活,但愿是凤凰涅槃

2019-11-07 06:38 来源:钱江晚报

  因一系列安全事件而下线的滴滴顺风车,在435天之后的11月20日起,将陆续恢复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在晚上8点至次日5点的时间段对女性仍暂不开放。这一点引起不小争议,但鉴于之前发生的事件,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此次上线是“试运营”,而不是全面恢复运营,多一些谨慎,有必要。

  在滴滴顺风车缺席的一年多时间里,顺风车行业依旧蓬勃发展。高德于今年6月在武汉、广东上线顺风车,曹操出行也已经覆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在内的20个城市。还有哈罗、嘀嗒等全国性的平台均加码顺风车,和长途顺风车具有高度重叠的城际市场也有大批涌入者。

  这说明,顺风车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的一种共享出行方式,能满足一些消费者的出行需求,不仅经济、快捷,节能环保,还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对老百姓来说是多了一种出行方式。

  虽然从国家级的调研数据来看,顺风车的安全并不必然比出租车差,但公众依然对接二连三发生的安全事件保持了高度关注,并对滴滴顺风车持以批评的态度。其实这并非故意针对滴滴公司,公众更多是出于对新生事物的关注,创新自然应当接受监督。

  毕竟,对于用户而言,安全问题放在首位。没了生命安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公众的批评有助于顺风车这一新生事物的自我更新、完善与发展。但新生事物想要成功进化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公共产品,就必须要学会维护良好的运营秩序。无论是运营司机还是消费者,都要自觉遵守规则和要求,尽量做到互相理解、尊重、诚信。

  于滴滴方面而言,它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注意到,此次滴滴顺风车整改达18个版本共330项功能之多。我们期望它推出的“行为分”机制能最大程度上抑制犯罪、违约行为。

  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只要规范合法、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必定会复活。

  大家希望,滴滴顺风车的复活不是简单复出,而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期待滴滴能够痛定思痛,补上安全漏洞,服务更到位,安全更提升。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