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经济日报:不忘初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年10月17日 07:0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和我国第六个“扶贫日”来临之际,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只要坚持目标标准,保持攻坚态势和力度,扎扎实实抓好落实,我们有信心到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成就巨大,面临的困难挑战同样巨大,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依然不少。

  比如,“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规模大,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极大,经过前几轮扶贫开发依然没有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再比如,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仍有待健全。一些地方产业扶贫基础不扎实,片面追求短期速效,部分产品市场销售困难,影响贫困群众增收;一些地方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和促进就业跟不上,后续脱贫缺乏支撑;一些地方对贫困户帮扶缺乏持续性,还没稳定脱贫就停止了帮扶政策措施。

  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是最吃劲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松劲、最容易跑偏、最容易滑坡的时候。从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仍需付出艰辛努力。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始终保持打攻坚战的状态,咬定目标、坚持标准,久久为功、攻坚克难。

  在脱贫进度上,要实事求是,确保脱贫质量,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消极拖延。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目前,全国已进入贫困县脱贫摘帽高峰期,各地要强化省级负总责,较真碰硬开展评估检查,确保脱贫摘帽真实有效、质量过硬,真脱贫脱真贫。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或出现新的贫困人口,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状态、旺盛的干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经济日报评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7000万贫困人口4年全部脱贫    2016年12月02日
  • ·切莫“扶了好、松就倒”    2016年11月11日
  • ·产粮大县不能越产越穷    2015年08月24日
  • ·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成果巩固    2019年08月2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经济日报:不忘初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10-17 07:0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和我国第六个“扶贫日”来临之际,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只要坚持目标标准,保持攻坚态势和力度,扎扎实实抓好落实,我们有信心到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成就巨大,面临的困难挑战同样巨大,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依然不少。

      比如,“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规模大,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极大,经过前几轮扶贫开发依然没有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再比如,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仍有待健全。一些地方产业扶贫基础不扎实,片面追求短期速效,部分产品市场销售困难,影响贫困群众增收;一些地方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和促进就业跟不上,后续脱贫缺乏支撑;一些地方对贫困户帮扶缺乏持续性,还没稳定脱贫就停止了帮扶政策措施。

      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是最吃劲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松劲、最容易跑偏、最容易滑坡的时候。从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仍需付出艰辛努力。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始终保持打攻坚战的状态,咬定目标、坚持标准,久久为功、攻坚克难。

      在脱贫进度上,要实事求是,确保脱贫质量,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消极拖延。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目前,全国已进入贫困县脱贫摘帽高峰期,各地要强化省级负总责,较真碰硬开展评估检查,确保脱贫摘帽真实有效、质量过硬,真脱贫脱真贫。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或出现新的贫困人口,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状态、旺盛的干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经济日报评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