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女孩模仿短视频被烧伤 短视频还要有风险提示

2019年08月27日 14:03   来源:东方网   玫丽娜

  8月22日,山东枣庄梁辛庄村,家属称14岁女孩周哲和邻居在家中,模仿短视频教程,酒精灯点易拉罐炸爆米花时,导致高浓度酒精爆炸。家属称,周哲被酒精烧伤,特重度烧伤面积达96%,仍未脱离危险。(8月27日齐鲁晚报)

  现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有一类分享另辟蹊径的“生活窍门”视频非常受到追捧,这种视频往往是脑洞大开,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当成基本工具,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再利用,最后实现以小博大、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得观看视频的网友们跃跃欲试。比如说常在网络流传的有饮水机煮火锅、卷发棒做蛋卷、小太阳烤肉串等等,而新闻中的两个女孩正是模仿“易拉罐自制爆米花”的视频教程,在点燃酒精时遭遇酒精爆炸被烧伤,其中一个女孩特重度烧伤面积达96%,生命垂危。

  直到现在,在网上搜索“易拉罐自制爆米花”,依然可以看到许多网友发布的视频,而视频相配的文案大多有“简单”“轻松”等字眼,仿佛只要跟着视频操作,就真的可以废物利用,将易拉罐变废为宝,不需要买专业的爆米花机也能吃上香喷喷的爆米花。尽管原理是热量把封闭空间的玉米加热,但网络视频中并没有关于安全用火的特别提醒。相反,不少视频还刻意营造出做法简单、操作方便的氛围,并号召其他网友动手尝试。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女孩在模仿视频教程中因为操作不慎被烧伤,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应对短视频只顾流量噱头、无视风险提醒的内容制作方式加以反思。特别是一些短视频为了吸睛,上传关于小家电风马牛不相及的“黑技能”“神技能”,把原本烫衣服的电熨斗用来煎肉,把日常喝水的饮水机用来煮火锅……这些行为违背了家电的规范用法不说,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但几乎所有的相关短视频都只突出强调娱乐性,怂恿观众一起加入到到这个好玩的游戏中去。有丰富生活经验的成年人自然懂得规避风险,但未成年人对水电火等知识并没有太多了解,以为自己有板有眼地学着视频操作,殊不知稍有细节不注意就会带来人身危害,比如两个烧伤女孩点燃的是高浓度酒精,而她们效仿的视频博主点的是酒精灯,显然两个女孩以为只要点的是酒精就行,却忽视了酒精量的大小浓度区别。

  其实这种网友模仿网络视频导致自己受伤的事件早已不是个例,据报道,前不久一位22岁的英国女孩跟着视频教程的“好方法”用微波炉煮鸡蛋,当她取出鸡蛋时鸡蛋突然爆炸把她的眼睛炸伤。可见,那些“不走寻常路”的美食视频可能不仅做不出美食,还会给模仿的网友造成伤害。对此,网友们还要提高安全意识,看到了新奇的短视频谨慎模仿。而短视频博主和平台还应本着对网友负责的态度,加强社会责任感,对于高难度、涉及到危险动作的短视频应该在显著位置予以标明,做好风险把控,避免他人盲目效仿。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女孩模仿短视频被烧伤 短视频还要有风险提示

2019-08-27 14:03 来源:东方网

  8月22日,山东枣庄梁辛庄村,家属称14岁女孩周哲和邻居在家中,模仿短视频教程,酒精灯点易拉罐炸爆米花时,导致高浓度酒精爆炸。家属称,周哲被酒精烧伤,特重度烧伤面积达96%,仍未脱离危险。(8月27日齐鲁晚报)

  现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有一类分享另辟蹊径的“生活窍门”视频非常受到追捧,这种视频往往是脑洞大开,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当成基本工具,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再利用,最后实现以小博大、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得观看视频的网友们跃跃欲试。比如说常在网络流传的有饮水机煮火锅、卷发棒做蛋卷、小太阳烤肉串等等,而新闻中的两个女孩正是模仿“易拉罐自制爆米花”的视频教程,在点燃酒精时遭遇酒精爆炸被烧伤,其中一个女孩特重度烧伤面积达96%,生命垂危。

  直到现在,在网上搜索“易拉罐自制爆米花”,依然可以看到许多网友发布的视频,而视频相配的文案大多有“简单”“轻松”等字眼,仿佛只要跟着视频操作,就真的可以废物利用,将易拉罐变废为宝,不需要买专业的爆米花机也能吃上香喷喷的爆米花。尽管原理是热量把封闭空间的玉米加热,但网络视频中并没有关于安全用火的特别提醒。相反,不少视频还刻意营造出做法简单、操作方便的氛围,并号召其他网友动手尝试。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女孩在模仿视频教程中因为操作不慎被烧伤,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应对短视频只顾流量噱头、无视风险提醒的内容制作方式加以反思。特别是一些短视频为了吸睛,上传关于小家电风马牛不相及的“黑技能”“神技能”,把原本烫衣服的电熨斗用来煎肉,把日常喝水的饮水机用来煮火锅……这些行为违背了家电的规范用法不说,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但几乎所有的相关短视频都只突出强调娱乐性,怂恿观众一起加入到到这个好玩的游戏中去。有丰富生活经验的成年人自然懂得规避风险,但未成年人对水电火等知识并没有太多了解,以为自己有板有眼地学着视频操作,殊不知稍有细节不注意就会带来人身危害,比如两个烧伤女孩点燃的是高浓度酒精,而她们效仿的视频博主点的是酒精灯,显然两个女孩以为只要点的是酒精就行,却忽视了酒精量的大小浓度区别。

  其实这种网友模仿网络视频导致自己受伤的事件早已不是个例,据报道,前不久一位22岁的英国女孩跟着视频教程的“好方法”用微波炉煮鸡蛋,当她取出鸡蛋时鸡蛋突然爆炸把她的眼睛炸伤。可见,那些“不走寻常路”的美食视频可能不仅做不出美食,还会给模仿的网友造成伤害。对此,网友们还要提高安全意识,看到了新奇的短视频谨慎模仿。而短视频博主和平台还应本着对网友负责的态度,加强社会责任感,对于高难度、涉及到危险动作的短视频应该在显著位置予以标明,做好风险把控,避免他人盲目效仿。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