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安居梦 暖百姓心

2019年08月15日 07: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评论员

  走进位于北京南锣鼓巷片区的雨儿胡同,这里曾经开墙打洞的杂乱景象不见踪影,违章建筑被依法拆除。受益于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政策,雨儿胡同里辟出了绿地,水电设施和公厕条件也得到很大改观,这让胡同里的老住户有了强烈的获得感,也给外地游客留下了良好印象。

  从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到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共有产权住房,各类保障性住房政策共同织就了一张实现安居梦的民生保障网,为保障相应人群住房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升了困难群众在住房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据显示,2008至2018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计开工约7000万套,其中公租房(含廉租住房)1612万套、经济适用住房573万套、限价商品住房282万套、棚改安置住房4522万套,帮助约2亿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

  细观数字见情怀,让更多老百姓“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在要求,是目标所指,也是实践所趋。20世纪50至7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城镇以单位为主体,农村以农户为主体,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住房。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大幅改善。1995年起,为更好地保障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居住条件,国家开始实施安居工程,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百姓安居冷暖,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全面部署,躬身推进,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新的辉煌成绩。

  70年风雨沧桑,70年砥砺奋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国力的提升,与普通老百姓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交汇互见。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从1949年到2018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8.3平方米提高到了39平方米,这组从千千万万个家庭住房变迁中抽象而来的统计数据,同样可以具象化为千千万万个家庭关于老房子的历史记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独特优越性,彰显了我们一贯倡导并扎实践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独特优越性。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实现安居梦,一直是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最核心的诉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保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增强住房保障能力,有力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圆安居梦 暖百姓心

2019-08-15 07:20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