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我国绿色金融面临广阔的市场机遇。通过鼓励企业、社会发展绿色生产,引导资金流向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行绿色投资,从而助推生态文明发展。
近日,2019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致辞中表示,发展绿色金融应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有效防范风险有机结合,其根本目的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存在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和产品工具不足等问题。
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每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资源的开发和生产往往会带来环境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随之而来,再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相对滞后,致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补齐的“短板”。
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建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劲,这使得“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发展的新的趋势和潮流。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鼓励企业、社会发展绿色生产,其二则是引导资金流向。前者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后者则引导资金流向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减少资金进入污染或资源消耗大的产业中的概率。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行绿色投资,从而助推生态文明发展。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面临广阔的市场机遇。据中国人民大学绿色金融团队测算,2015年-2020年,国内绿色金融需求为15万-30万亿元,空间巨大,其中可持续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修复、工业污染治理、能源与能源节约等五大领域,绿色融资需求将达到14.6万亿元。庞大的资金需求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巨大空间与动力,但同时需要战略政策的指引和与之匹配的制度保障。
为此,对于绿色金融理论的研究和产品的研发显得格外重要。其中,外部性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特征。外部性也称外部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一个经济主体(国家、企业或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却没有给予相应赔偿或得到相应补偿的现象。因此,一方面需改善绿色企业的外部性问题,另一方面要丰富绿色企业融资渠道,今年科创板的落地以及近几年金融工具的创新便对绿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
当然,发展绿色金融的同时也要注重防范风险,绿色企业可能由于行业集中的问题导致风险较容易积聚,另外,还要避免企业以绿色之名另作他用。
实际上,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利用绿色金融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能对我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国际社会同样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可以利用丰富的绿色金融工具互相满足资金需求,也能共享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经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盘和林)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绿色金融有效“赋能”绿色发展
以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