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整治金融乱象贵在持之以恒

2019年05月23日 06:48   来源:经济日报   

  为巩固前期整治工作成果,防止市场乱象反弹回潮,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银行、保险、信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八类金融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工作开展“回头看”。

  通过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乱象两年左右时间的集中整治,在维护市场纪律,遏制银行保险机构野蛮扩张行为,纠正资金脱实向虚,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一些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一是问题整改不到位。如传统存贷款和票据业务违规行为比较突出,且存在屡查屡犯问题。二是政策执行不到位。有的资金没有流向民营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而是流向了房地产和股市、流向了“两高一剩”行业;有的资金层层嵌套,拉长了融资链条,推高了融资成本。三是监管要求落实不到位。同业领域监管套利手法不断翻新、违规掩盖或处置不良资产、保险销售误导和理赔难、中小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薄弱等问题还较为突出。

  金融市场乱象成因复杂,整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通知》明确了2019年整治工作的3个目标、4个原则和4项具体任务,同时明确了整治工作要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银行机构整治的要点增加了新内容,如在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方面,未合理设置民营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未落实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在贷款审批中对民营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等;在金融扶贫方面,扶贫贷款服务对象不够精准、发放扶贫贷款增加附加条件;在不良贷款分类方面,人为调整贷款逾期天数,规避逾期贷款入账要求;等等。此外,还包括新增排查结构性存款通过“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不规范、资管新规过渡期内未严格执行整改计划等新内容。

  要确保整治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关键在于狠抓各项政策和制度要求的贯彻落实。对于银行保险机构来说,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金融机构董监高要明确分工,加强内部协调,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对于监管部门来讲,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治理方案,加强对各机构的指导,提高治理效果,防止各机构在“回头看”工作中走形式、应付了事。同时,要明确重点机构、重点业务领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走过场、敷衍了事,问题该整改不整改、规章制度该完善不完善、政策该落实不落实的,要加大处罚力度,使其付出巨大成本。

  总之,要通过内部严格自查和外部强力督导,切实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防控金融风险。(作者:李凤文)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