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高校2019年自主招生密集启动,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40余所高校公布了自主招生简章。与去年相比,不少高校今年的招生规模明显下降,部分学校取消文史类学科、报名门槛再提高、分数优惠有所降低、增加体质测试。其中,多校将报名门槛设定为“全国中学生奥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
今年自主招生被认为“史上最难”,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年初发布“十严格”的政策意图。对比发现,今年几乎所有高校都在自主招生简章中明确“论文和专利不得作为申报材料上传”,大多数取消“论文及省级学科竞赛三等奖以上”,对应的正是“严格报名资格条件”的要求。同样的,大幅度压缩文科项目招生,多数考生能得到的最大降分变成了20分,也是对“十严格”的落实。过去几年,无论是重点强化11个“不得”工作禁令,还是对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取消高考资格”,都可以看出教育部门对自主招生的政策具有延续性,也就是稳步趋严、逐步压缩,除个别极优生源外,渐渐关闭自主招生的“大门”。
为什么要对自主招生“开刀”呢?这与政策的实施效果有关。2013年,教育部初次实施自主招生时,赋予其探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重任,意在“分数论英雄”之外,也能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政策实施前期,它的确有效改变了“一考定终生”的应试化积弊,给不少“偏才”“怪才”提供了机会。但随着时间增长,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普遍被视为高考“独木桥”之外的“快车道”,由此滋生出投机心理,有的考生不用功读书,费尽心思参加各类竞赛、代写论文、评选省优学生,弄虚作假现象频频出现;有的甚至搞招生腐败,大搞权钱交易、违规补录等。种种不正常现象,销蚀了自主招生的初衷。
实施多年的高校自主招生,在阶段性完成历史使命后,其“损害教育公平”的一面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非议。曾有调查显示,自主招生生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占87.6%。原因是城市的孩子有比较优势,为培养孩子的“特殊才能”,许多家长甚至从小就为各类竞赛作准备。而教育平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无论是“名门贵族”,还是“寒门学子”,都应该是无差别竞争的,都该站在统一起跑线上。自主招生降温后,个别逐利者会理性选择竞赛,将重心回归到高考赛场上,这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大意义。
真正的高考公平应只有两个标准:一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招录标准面前人人平等。虽然自主招生的路子在收紧,但并不意味着“偏才”“怪才”就没有出路了。如今,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方针下,高校招生已不再是仅凭一次高考成绩,而是“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这其中,不再有“一考定终生”的担忧,也融入了“综合评价”的空间。另一方面,要看到自主招生依然有其价值,随着优惠幅度“缩水”、制度更加透明,排除的只是“裸泳”的个别人,真正有能力的学生仍然会脱颖而出。
因此,教育部为自主招生制定严规,不过是让其回归本义。既能兼顾人才多样化,又能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这显然更接近人们对高考制度的期许。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