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各地区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逐渐加快。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国内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区际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在此背景下,深入研判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既要注重其自身直接拉动,也要注重其他地区的间接拉动。也就是说,对于某个地区而言,其地区生产总值既有来自本地区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直接拉动,也有来自其他地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间接拉动。并且在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来自其他地区的间接拉动力甚至超过来自本地区内部的直接拉动力。
近年来,我国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明显,成为当前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上述判断的基础上,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角度,研究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能够深化对不同区域尤其是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认识,进而为东北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般而言,投资率(资本形成率)是衡量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投资情况的指标。通过考察投资率的地域分布,区域间的差异并不明显,从直接投资拉动的情况看,东北地区的投资依赖程度也并不高。但是,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角度来看,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应该看到,东北地区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其他省份用于投资,从而形成了对其他地区投资需求的间接依赖。这使得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更容易受到全国尤其是其他地区投资波动的影响。
还要看到,东北地区的经济具有明显的重化工业价值链特征。各省份凭借着相对丰裕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多依赖于对自然资源开发以及与其相关的产业,主要为重化工业。东北地区重化工业快速发展依赖的是本地和其他省份投资拉动的重化工产品省际贸易,重化工业产品贸易创造的增加值(简称贸易增加值)成为了东北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看,投资拉动的重化工价值链,是包括东北地区在内的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
从这个角度,我们似乎能够找到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近些年来,全国的投资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而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的重化工业价值链使得东北地区的经济缺乏韧性。毕竟重化工产业发展惯性较大、转型较慢,相对来说,也更难从外部经济的不良影响中快速恢复。因此,切实推动我国东北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应做好长期谋划。
一方面,着力创造条件,更好推动重化工价值链转型升级与重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投资需求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其内涵亦会发生新的变化。下一阶段,东北地区应注重对中高端产业的培育,着力构建重化工价值链的转型升级以及价值链重构所需的条件。
另一方面,努力延伸和拓展全球价值链的国内环节,推动国内区域价值链分工的协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不断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参与程度,快速融入全球经济,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但我们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参与的环节仍然处于低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参与的全球价值链在国内的环节较短,更多地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直接参与,而中西部、东北以及华北地区更多通过能源、资源的生产实现间接参与。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抑制区域差异的扩大,需要深化国内价值链分工,培育更多的能够引领价值链分工的跨区域企业,延伸和拓展全球价值链的国内环节,让中西部、东北以及华北地区能够更加深度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国内价值链分工,促进不同区域价值链分工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升级。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善同 何建武 唐泽地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