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黑白招牌”错不在丑,而在统一

2019年03月26日 06:56   来源:红网   宋鹏伟

  近日,有网友发帖吐槽,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的店铺招牌整体被换成了黑底白字。有网友评论,新设计的招牌充满“清明节气氛”。24日,静安区总工会回应称,因区工人文化宫在外立面整治过程中,对店招店牌设计的颜色搭配考虑不够周全,已责成及时整改。(3月25日《北京青年报》)

  网友吐槽、围观,总工会及时表态整改,态度是没得说。问题是,改成别的风格就万事大吉了吗?

  统一的黑底白字,每家招牌之间都用醒目的白线区隔,加上不远处的景观花圃,一眼看去,的确是充满了“清明节气氛”,说是“墓地风格”也不为过。客观说,醒目的特点是做到了,但毫无审美可言,作为餐饮商家的招牌,更无亲和力,可以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了。事实上,如果只是其中一家如此,效果倒也不至于如此“震撼”,“统一”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有关方面只是承认了颜色搭配不妥,整改的方向是不是由“统一的丑”变成“统一的美”呢?

  店铺招牌,统一就不可能美。一者,每个店铺的经营范围、目标群体和消费档次都不尽相同,怎么可能通过统一大小、颜色、字体和字号的方式去满足不同诉求?更有甚者,因为店铺招牌的更改,使得商家不得不更改字体、LOGO等品牌形象,熟悉的消费者还以为是遭遇了山寨品牌,对店铺的经营直接带来了伤害。二来,店铺招牌天然追求个性化,唯有个性化才有辨识度,才能更好地吸引自己的目标客户。因此,千店一面直接剥夺了经营者自行选择品牌形象的权利,商家一定是充满委屈的。

  盲目追求统一、标准,看似是为了城市形象着想,其实是一种病态洁癖和畸形审美,不仅会抹杀街道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记忆,也是对经营者权利的粗暴侵犯。事实上,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些店铺招牌十分另类和突兀,个别还显得破败与残旧,但其中散发的烟火气息和历史沧桑感,依然体现出店铺的独特韵味。相反,当城市管理者直接参与投资者的决策,裁判员与运动员一肩挑,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对美的追求也必然是缘木求鱼。

  法无禁止即可为。作为管理者,事前划清底线、事后做好监管即可,至于美不美、何为美,根本不必操心,那是经营者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脸面,自己负责。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