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致敬冷板凳上那颗火热的心

2019年01月09日 07:30   来源:光明日报   陈芳 董瑞丰

  科技奖励大会,一年一度的盛典。两位最高奖获得者坐上主席台,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一道为其他获奖者颁奖,这是一个国家对优秀科研人员的最高礼赞。

  面壁数十年,国之重器的两位“大工匠”刘永坦、钱七虎,一个为祖国海疆装上“千里眼”,一个潜心铸造了“地下钢铁长城”。两位耄耋之年的科学家共同获得2018年度我国科技界最高奖励。

  甘坐冷板凳、勇做挖井人,是基石,也是标杆。

  在本次科技奖励大会的获奖者中,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杨新民将数学作为一生志业,30年如一日,做出了国际同行高度评价的结果;中南大学一支研究团队为解决高铁的空气动力和碰撞安全问题,20多年奋战在高寒高原环境,为铁路六次大提速作出重要贡献……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成果发表或应用,平均时间为11年,其中近一成的项目经历了超过20年的攻关和积累。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科学家最宝贵的品格是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踏实的作风。从这些获奖者身上,人们感受到科研人员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埋头苦干的精神。

  从钱学森、邓稼先到黄大年、南仁东,从袁隆平、孙家栋等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到千千万万坚守各自岗位的普通科研人员,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每一件大国重器、每一项科技创新的背后,无不凝聚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心血。

  板凳可以冷,科技报国的心一定火热!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产生历史性交汇,我们既面临赶超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差距可能拉大的严峻挑战。基础研究依然存在短板,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等,我国科技领域还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要让愿意创新、有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投入政策和经费管理制度,扩大科研人员在技术路线选择、资金使用、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把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这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火热的心可以“焐热”冷板凳的时代。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做新时代的排头兵,必将写下奋斗者的辉煌答卷。

  (作者:陈芳 董瑞丰,系新华社记者)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