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口素质提高应对人口数量负增长

2019年01月07日 07:46   来源:深圳特区报   李长安

  长期以来,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发愁的是如何控制人口数量不断膨胀的问题。但如今,这种担忧开始发生了逆转。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预测,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那么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将会在2027年出现,此后的2065年人口将减少到11.72亿,相当于1990年的规模。

  虽然这只是按照现有人口增长模型所作的预测,但在现实中人口出现负增长却是即将大概率发生的事情。从2018年全国各地公布的人口出生状况来看,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人口增长呈断崖式下跌的趋势。

  人口负增长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和综合性的。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其直接后果就是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事实上,这种情形早在人口增长态势逆转之前就已经发生了。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出现部分沿海地区“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并很快蔓延到全国。此后,劳动力用工成本开始显著地节节攀升。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净减少345万;2017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幅达到578万;预计2018年将超过600万。

  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充分利用了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下的比较优势。也就是说,人口红利带来的投资与消费扩张,是推动我国经济保持四十年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人口增速迅速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人口红利正在快速缩减。假如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如期出现,届时人口红利将有可能彻底消失。这样,从传统的资源投入型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转变,尽快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任务,就迫在眉睫。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以人口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替代人口数量的不足,是一条可行且必须采取的措施。在德国、日本等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国家,正是因为有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才得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其经济发达的地位。

  和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我国的人口与劳动力素质虽然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据统计,目前我国6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刚刚达到初中毕业水平。此外,我国劳动力队伍中技工数量不足,特别是高技能的“工匠型”劳动者十分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

  因此,面对人口负增长时代有可能提前到来的新形势,应更加重视人口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努力以素质的提高替代数量的下降。这就要求既要大力发展和巩固各级正规教育的成果,也必须高度关注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只有如此,人口负增长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才会降到最小,高质量的发展也才会有更加持久的动力。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