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重在“实”字

2018年11月15日 06:53   来源:经济日报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职业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影响产业体系的升级。从世界范围看,办好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必须建好现代化的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供需脱节,许多培训只在教室和机房里;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一招鲜”不一定能“吃遍天”;学校招生难、企业招技工难、工人受训难……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实训基地建设正是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组合投融资支持的实施方案》提出,聚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两个重点,综合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投入、开发性金融、债券融资和吸引社会资本等手段,多措并举拓宽投融资渠道,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打出了投资“组合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设。然而,目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

  职业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影响产业体系的升级。从世界范围看,办好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必须建好现代化的实训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快速跃升,地位作用愈加凸显,但与职业教育强国相比,实训基地普遍条件不足,规模偏小,能力较弱,水平参差不齐,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痛点”和薄弱环节。但是,随着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为城乡全体劳动者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需要公共实训基地来提供重要支撑。

  由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往往投资强度高、运营周期长,需要建立健全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按照“宜补则补、宜贷则贷、宜债则债”的原则合理综合运用,采取“补贷债”组合的投融资模式,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又积极调动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性,有助于降低项目建设的融资成本,实现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实训基地,重在一个“实”字,要满足实际需要,培训实用技能。因此,要支持多元建设主体,分类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多样化“菜单”,支持依托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以教为主”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建设“以产为主”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支持地方政府主导建设公益性的公共实训基地。

  建设实训基地,企业是重要主体。没有行业企业的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就成了无源之水。要通过制度创新,鼓励支持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充分激发行业企业特别是重要骨干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产教融合中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作者:熊丽)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