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感受进博会的“磁场效应”

2018年11月09日 07:17   来源:人民日报   盛玉雷

  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被遗忘的角落”,也没有任何企业会拒绝发展的重大机遇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几幕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一家来自天津的外贸公司,开幕当天便直奔食品及农产品展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坦桑尼亚坚果;一名中餐企业管理者,一口气转了几个展区、拿了一堆资料,预计将签下超过1亿美元的订单;一个韩国食品参展商,带来的展品大受欢迎,在展位上留下“今天效果太好了,请明天也继续支持我们吧”的字条……

  全球来商,买遍全球,火爆的进博会,彰显中国开放的力度,也折射各方合作的势能。无论是“广结良缘”的参展商,还是“满载而归”的采购商,赶赴这场“东方之约”,都有着满满的获得感。可以说,进博会激发出强大的“磁场效应”,正说明这一举措顺应了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把握了浩荡前行的时代潮流。

  今日世界,一部汽车的组装需要各大洲20多个经济体提供零件,一架客机更需要1500多个大公司和1.5万家中小企业的协力。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被遗忘的角落”,也没有任何企业会拒绝发展的重大机遇。可以说,对于企业,参加进博会绝不是一时之计,而是拓展中国市场、寻找发展蓝海的必然之举。对于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也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未来是什么样子?”进博会上的不少企业,都在尝试用最新的产品、前沿的科技、精心的设计,给出自己的解答。“会飞的汽车”引发未来交通方式的遐想,乒乓球机器人拓宽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比WiFi快100倍的LiFi技术让人期待,还有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最薄的血压仪、最快的免疫分析仪……因为进博会,我们进一步打开了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思考与探索通往未来的更多方式。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开放合作不仅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需求,更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放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视野中看,这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是中国多年来一脉相承发展经验的又一个生动注脚、又一次具体实践。40年来,中国进口总额从1978年的187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2.5万亿元,年均增速为18.1%。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不断扩大试点的自贸区建设,到不断精简的负面清单,再到不断增长的进口额度,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当此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之时,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展现了中国一以贯之的开放姿态,为世界的合作共赢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在谈到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支持此次进博会的原因时,执行主任阿兰查·冈萨雷斯表示,“进口博览会将切实推动国际贸易与多边合作”。的确,举办进博会,意味着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再过几天,就是“双11”。进博会上,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专家说,去年“双11”天猫、淘宝总成交额,已经超过了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整整一年的经济产出。这个中国网上消费者发明的节日,正在成长为全球瞩目的消费盛典。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不仅将年年办下去,更会从6天展会扩展成365天的平台。开放合作没有止境,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持续提高开放水平,不断加深合作力度,我们就能架起通往未来的桥梁,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