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家校交流群 功夫在群外

2018年10月15日 07:43   来源:北京晨报   陈广江

  记者日前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获悉,为规范区属各学校、幼儿园微信、QQ工作群等家校网络交流平台的管理,减轻广大家长、学生过重工作学习负担,城西区出台《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10月14日新华社)

  该规定中的“五要”是原则性要求,“五不要”是具体性要求,比如休息时间不要发信息、作业和成绩排名等不要发、未经许可的活动信息不要发、与工作无关的信息不要发等,并强调:一般性通知,原则上不点赞、不回复,避免“拍马屁群”的出现。当地教育局要求将平台管理纳入教师考核。

  “五不要”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家校交流群变为“负担群”、“攀比群”、“马屁群”、“广告群”等是社会诟病已久的问题。群即“江湖”,是非频仍。有老师感叹,进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24小时待机;家长每天看群,更是提心吊胆、身心疲惫。最近,家长没按答案填问卷被踢出群、没批改作业遭老师点名狂怼等事件,再惹争议。

  家校交流群“病”了,亟待正本清源。当地教育部门主动发力,要求学校和老师在规范家校交流群上承担主体责任、发挥引导作用,无疑值得肯定。尽管家校双方都有责任,但主动权和主导权应掌握在学校和老师手中,期望家长在群里淡定面对、理性互动恐怕不切实际。

  规范家校交流群,功夫在“群”外,即构建良性家校共育关系,尽量厘清学校和家庭的权责和角色,使双方各尽其责,学校努力提供更多均等化优质教育资源,家庭努力提供良好成长环境。但现实中,有些老师搞不清家校双方的权责,非但不努力化解家长焦虑,反而有意无意利用这种焦虑,比如若家长“表现积极”,其孩子会受到老师优待;若有家长挑战老师权威者,轻则批评,重者踢群。就像江西吉安这名家长,因未批改孩子作业被老师狂怼:“昨晚赚了几百万?你这样将来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可悲!”

  家校交流群是社会一面镜子,“江湖”虽小,但纠纷错综复杂,只要家长的焦虑无法化解,老师摆不正自己的角色,一纸文件难以平息群内风波。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