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国庆假期,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景区迎来一波门票“降价潮”。截止9月20日,“十一”降价名单上的景区数量达到314家。但是媒体调查发现,在主动降价的景区中,很多都是名气较小的冷门景区,热门景区的身影仍然偏少。这凸显出一些景区对失去门票经济依赖后在经营收入上的信心不足。
事实上,对此抱有担心的还有游客。“去同一个景区旅游,不同景点都得分开来买票,不仅门票动辄一两百元,还得另外再买索道、船票、保险等。”这样的情况,是很多游客在国内旅游时常遇到的烦恼。那么,既要让景区有信心,又要让游客能顺心,既留得住客人又能拉动其他消费,就要在门票经济做减法之后,服务经济做加法、乘法。
做好整体服务,这是景区面临的现实任务。
登山观光离不开索道、缆车,哪怕是单程收费,也要上百元,一家三口来回两趟,至少四五百元;一些名胜古迹虽地势平坦,停车场却远远地修到景区大门之外,然后用其它形式运送游客进去,两三公里的距离,就要收取数额不低的费用;还有些景区把整体资源打散,化整为零,设多道门重复收费,或者把景区内的资源承包出去,任由承包者自主经营,任意收费……凡此种种,无不增加游客负担,影响出游体验。因此,对景区来说,门票经济做减法后,还有在整体服务做加法,比如,增加运送游客过程中的体验感,比如,做好对游客的投诉服务,像一些地方在较大的景区设立“纠纷法庭”或“仲裁现场”就是不错的办法。
做好产业服务,是景区必须着手的任务。
门票降价后,更需要丰富旅游产品、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来吸引游客,从而加快摆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面。丰富景区的“食、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构成,是留住游客、增加收入的根本做法。比如,驴妈妈旅游网调查显示,过去两年,黄山、莫高窟等执行淡季价格的景区,“景区门票+度假酒店”组合线路同比预订人次增幅达30%;青岛崂山风景区门票实行“一票制”价格改革,并规定景区门票在三天内有效,带火了当地住宿、餐饮以及地方特产商品的销……景区收费降下来,观光游客引进来,从而拉长旅游产业链,逐步培育个性化、特色化、高附加值的旅游新业态。例如西湖景区从2002年起免费开放,10年后,杭州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达到2002年的4倍。门票收入的损失换来了杭州整体旅游收入的提高。
做好文旅融合服务,是景区永恒的任务。
不管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历史传统,还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的现代追求,旅行都是人们了解文化、体验文化的重要方式,文化都是人们不断抵达而又重新出发的牵引所在。随着游客素质的提高,旅游的着眼点更在于文化。从根本上说,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才能使得景区升值最大化。因此,景区在门票降价后,更要注意如何提炼景区的文化基因。像故宫文创一年卖出10个亿,北京怀柔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基地等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但提升了休闲经济时代下的传统旅游产品和文化活动,而且开始成为各大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总之,门票经济做减法,旅游产业做加法,文旅融合做乘法,让全域旅游服务升值,才能形成旅游业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稳步扩大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