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火锅店倒闭 被吃垮的营销无关道德

2018年09月12日 07:22   来源:北京晨报   房清江

  过度消费人性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通过如此手段,满足流量竞争需要,最终都会导致服务利益契合的偏离,扭曲了正常的消费关系。商业经营也好,市场竞争也罢,都必须遵循起码的商业之道,少一些急功近利,避免在过分追求营销之术上迷失。

  59.9元办张“吃货卡”,两个月内免费吃火锅。这样的宣传海报是不是很诱人?这是江苏徐州一家火锅店,在今年9月1日推出的营销活动,然而,仅仅施行了7天时间,商家等来的结果是:吃垮了!活动也已被店方叫停。不仅如此,该火锅店还转手了。(9月11日《扬子晚报》)

  在商言商,商家祭出“免费”的策略,归根到底还是营销的需要,火锅店免费吃两个月是为了吸引流量,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而不是做公益慈善。营销需要成本,免费吃火锅赔本赚吆喝,商家付出亏损的代价是可以预料的,理性的营销在抱以最乐观预期的同时,还要有最坏的打算,比如,对消费者道德的因素要有准确的预估,设计好规则规避可能的风险,而不是发生后归咎于道德人性。相反,一旦规则设定后变成广告就构成了承诺,如消费者办了卡,一定形式就构成了消费合同关系,2个月免费吃火锅,未经协商同意商家擅自中止,便构成了违约乃至消费欺诈。

  被吃垮的营销,只关规则无关道德。相反,往往是规则的漏洞,诱发了道德的破窗效应,最终没有赢家。其实,单纯靠免费来培养消费者的忠实度、制造经营竞争的火爆是靠不住的。消费者确立定向的消费习惯来自多方面的因素,价格只是一方面,如餐饮消费除了价格之外,还有口味、消费环境等,但是过低价格时,会诱发占便宜的纯粹功利,其他的往往被忽略,这也是普遍的人性所在。适度的营销是可取的,如特定时段、特定群体的打折、免费,有利于增强消费群体的黏性。然而,一旦被过度消费则是弊远大于利。如,被吃垮的火锅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又如,饱受诟病的低价游、“零费团”,导致消费关系形同水火。

  之所以如此,过度消费人性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通过如此手段,满足流量竞争需要,最终都会导致服务利益契合的偏离,扭曲了正常的消费关系。商业经营也好,市场竞争也罢,都必须遵循起码的商业之道,少一些急功近利,避免在过分追求营销之术上迷失。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