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六趟未报销”折射异地就医短板

2018年08月28日 09:22   来源:工人日报   张西流

  医保统筹层次低,利益分配、分级诊疗存在短板,这些共同酿成了“跑六趟未报销”的尴尬现实。

  据央视8月26日报道,国务院第二十四督查组抵达贵州后,接到群众反映,一位参保地在贵州安顺市普定县、但常住地在贵阳市的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后没能直接结算,拿材料回参保地报销,结果因医保经办机构要求提供奇葩证明,前后跑了六次,至今仍然未能报销。

  针对这起“异地就医跑六趟未能报销”事件,国务院第二十四督查组指出了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相关地方异地直接结算的政策未能落实到位,二是有关部门未能履行一次性告知的义务,三是“奇葩证明”现象依然存在。梳理后不难发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难,直接导致了后面两个问题的衍生。换言之,跑六趟未报销,折射出了异地就医仍然存在短板。

  首先,医保统筹层次低。基本医保属地化管理制度,给异地结算带来很多困难。其中信息化建设滞后、省级结算中心未建立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医保统筹层次低,不同地区医保缴费水平不同,各地间医疗水平存在差异,也是异地就医结算难的症结所在。特别是,由于一些地方的医疗消费和筹资水平差异大,而且人口流动趋势多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实行异地就医结算,很可能会使大量患者流向大城市大医院,这不仅造成当地医疗资源紧张,还会加剧看病难、看病贵,从而导致医保基金也“嫌贫爱富”,向发达地区集结。

  其次,利益分配存在短板。实现医保“全国漫游”,关键是要打破地方利益壁垒。在各方新的利益诉求之下,必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利益调整和分配机制,将医保基金在贫富地区之间进行合理调剂。同时,需要各地医保制度基本统一,至少大的框架要保持一致。特别是,医保高缴费、高待遇地区,要做出一定的利益牺牲。只有公平进行利益分配,才能破除跨省就医结算的区域障碍。

  其三,分级诊疗存在短板。这就要求各地要以市场为需求,优化基层及落后地区的医疗资源,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大型综合性医院也应积极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轮岗、远程诊疗等形式,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合理流动、下沉基层,引导患者在基层进行首诊、康复治疗,防范“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建立“网络医院”,通过视频等技术手段实现远程会诊、专家问诊。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