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患交流不局限于医院内,微信、QQ等社交软件里的医患沟通正在成为常态。医生、患者互加微信、QQ,群聊的情况增多,有的医生甚至存了近两千名患者的微信。对此,有医生认为,这些即时通信工具方便了医患交流,双方获益;有医生则坦言,占据了不少私人时间,并且通过互联网谈疾病“有风险”。(8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谁都不能拒绝“互联网+”的融合、拓展与改变,否则就是“自绝”于社会和主流,最终将难逃边缘化的命运,医疗卫生当然也不例外。为此,国务院前段时间还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其实,当医疗遇上互联网,惠及的又何止广大患者,通过“互联网+”,还大大提升了医患沟通效率,减少了服务窗口的工作量,在另一方面也是给医院和医生“减了负”,可谓医患双方的“双赢”。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各种“互联网+”应用最基本、最初级的“qq群”、“微信群”等第三方社交群组,出现在医疗领域,用之于医患沟通,当然也是再正常、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尽管也有人对此心存疑虑,也许会有不同看法,但正如报道所言,多数医生都表示,这些接地气、便捷的交流工具的确增进了医患沟通,不少医生和患者通过手机交流成了朋友。
事实上这些生活中无处不见、广泛应用的社交工具何止是密切医患关系的“小工具”,它的活跃使用在方便患者问诊、提高就诊效率、促进诊后联系、减轻门诊负担以及纾解“看病难”、“就医难”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医疗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互联网医疗工具的应用,更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医患群聊”正是聊到了就医难的痛点上,至于有人所担忧的安全性与隐私风险,并不是否定医疗社交工具应用的“死结”。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医生在社交平台上的任何建议都不构成正式的诊断结论,说白了很多人用这个只是方便与医生沟通,包括诊前咨询、诊后随访等等,真正要看病治疗,还是会去医院面诊。但总不能因为有点疑问或病情变化就跑趟医院吧?那样医院门诊岂不是要更加人满为患?至于隐私,只要使用社交工具,都会有这个风险,并不是医疗社交所独有。再看看当前各种收费的互联网问诊平台之火爆、之成功,就更能打消这种顾虑。
当然,组建医患群组,确实会牵扯医生很大的精力,对此还须量力而行。对医生来说,你可以自愿让患者加微信,也可以选择可能获利的第三方医疗平台,只要有利医患沟通和救死扶伤,能够切实方便患者,都无可厚非,也无关医德。因为对患者来说,有时花钱咨询,也比跑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强得多。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