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各地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7月16日《南方都市报》)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孩子的危害毋庸赘言,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曾下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文件明确指出: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化的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提前进行各种活动来强化训练学习,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止,反而犹如传染病毒,不断向各地各级幼儿园蔓延,败坏了整个学前教育的风气。幼儿园如何去“小学化”仍然是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从表面上来看,幼教机构自身难辞其咎。对各种幼教机构来说,口碑就是生命,难以满足大众的“口味”,必然会被淘汰出局。于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博得一个办学质量高的“好口碑”,争取到更多生源,获取更多利益,幼儿园不惜违背幼儿教育的原则,罔顾幼儿教育的本质,强行开设语言、写字、英语、速算等“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课程。如此一来,幼儿园变成了小学“预科班”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不得不说,幼儿园“小学化”的“病根”绝不仅仅在幼儿园。一方面,由于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及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很多家长陷入“择校热”的集体焦虑中,恨不得自己的子女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能,甚至还给孩子报了大量的辅导班以弥补“不足”。而另一方面,在以分数高下论学生优劣的应试教育压力之下,一些小学也被迫设置了过高的入学门槛,择用标准远远超过了尚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幼儿水平。
如此一来,如果幼儿园不教点“小学课程”,家长们就不“买账”,反而会认为园方不负责,不为幼儿的前途着想。而且,如果孩子们“不认字,不识数”,更有可能面临“无学可上”的尴尬境地。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逐渐成了我们熟视无睹的一道教育景观。
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再次纠偏,无疑给家长、幼教机构乃至整个社会都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一切为了孩子”的初衷虽好,但若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结果亦会南辕北辙。与死记硬背得到的“夹生知识”相比,良好的习惯、自理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对孩子来说才更重要。
所以,作为家长以及幼教机构,不但要“一切为了孩子”,更要“为了孩子的一切”,真正做到以孩子为本,从孩子的本性出发,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应该从“揠苗助长”的故事中,吸取“欲速则不达”的经验教训,切实淡化、去除幼儿教育的功利心态。更重要的是,从长远角度出发,解决此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幼教机构的整改,而是更需要政府部门着重考虑学前教育的整体生存环境,从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中高考制度等方面着力,为去“小学化”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孩子在幼儿园所学的东西,将会伴随孩子一生。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单纯靠“百米冲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的。只有社会各方都做到尽职尽责,做出自己的应有努力,才能让“错位”的幼教“归位”,早日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