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童书成“主菜”?家长勿忘“掌勺”

2018年06月01日 07:35   来源:红网   吴云青

  近日有媒体报道,童书市场看似繁荣,但从低幼启蒙阶段开始,从绘本、桥梁书再到科普读物,都是洋童书居多,“西餐”成了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

  平心而论,如今市场引进的洋童书质量大多不错,不是经典名作,就是近几年的获奖作品。引进这些洋童书,当然是多多益善。但“西餐”再好,真当“主菜”来吃恐怕也要“营养失衡”,所以家长如何“掌勺”就非常重要。特别是现在洋童书量多且质优,衬得本土童书似乎不大出彩,从中选出适合孩子的童书就尤其考验家长的水平。

  有些家长懒惰,太过依赖排行榜和童书广告的推荐,想不到要帮孩子合理搭配;还有些家长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有限,不知道有哪些本土童书可选。有人说本土童书好的太少,其实这件事应该辩证地看。市场引进的洋童书多,本土童书占比是小了,但总量还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合适的。本土童书在装帧、设计方面跟洋童书相比确有差距,但本土童书中,立足于传统文化、历史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等等的,内容丰富有趣,如果因为版式过时、设计粗糙就错过了,未免可惜。

  这些年本土童书在创作、编辑、出版环节上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不少同质化、贴标签的作品,拉低了本土童书的质量均值,而很多经典IP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受到市场冷落,需要靠走心的设计、推广,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届时,它们未必没有与洋童书在排行榜上一争高下之力。只是现在,家长还得多费些心思为孩子选书,不妨自己多留心,多向老师、书评家寻求些建议,不要轻易被市场裹挟。

  更重要的是,家长应该留出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童书是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工具,但不是他们藉此望向世界的唯一窗口,更加无法代替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有些童书本就设计成亲子互动的类型,还有些童书则需要家长从旁指导,才能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曾几何时,大多数孩子从家长唱的儿歌、讲的故事中汲取营养,一边培养对生活的认识,一边建立亲子之间的紧密联系。今天,孩子们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童书,有的来自本土,有的来自远方,拥有的现成“食材”越来越多,家长反而失去“掌勺”的能力,就不应该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