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瑞幸vs星巴克,不是非赢即输的零和竞争

2018年05月17日 09:51   来源:齐鲁网   吴一物

  5月15日,瑞幸咖啡发布致星巴克公开信表示,近期在业务发展中遇到来自星巴克的不正当竞争,就星巴克涉嫌垄断的行为,拟向有关法院提起民事诉讼。(5月15日 中国网 财经)

  依照这封公开信,瑞幸咖啡所指的星巴克涉嫌垄断的行为主要有两点:

  第一,星巴克与很多物业签订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条款。第二,星巴克对瑞幸咖啡的供应商伙伴频繁施压要求站队。瑞幸咖啡称,已接到部分合作伙伴将要停止供货的通知。

  星巴克作为世界知名的连锁咖啡品牌,在中国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其已然成为了小资青年与新中产的标配。同时,星巴克在中国咖啡市场也占据很大的份额,根据世界权威的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的统计数据,在2016年和2017年两个最近的年度里,星巴克在中国咖啡馆服务的市场份额,是57.5%和58.6%;在连锁咖啡馆服务的市场中,其份额更是高达78.8%和80.7%。

  所以,星巴克都是中国咖啡市场不折不扣的行业巨头,加之拥有大量的高端用户,因而其无论是在与物业抑或供应商的博弈中都拥有较强的话语权,设置排他性条款,都不会遭遇太多阻力。

  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真正的行业巨头,不是一家把全天下的生意都做完,而应该是在自己实现盈利的同时,使整个行业都实现整体向前的发展。尤其是对于行业内的新生儿,更应有包容气度,不要惧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应该将他们作为自己保持危机感,不断创新的源源动力。

  中国人口众多,但咖啡消费人口数量占比其实并不高,一则是咖啡消费习惯尚未养成与普及,二是以星巴克为代表的诸多连锁咖啡点走的都是高端路线,高企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所以,其实中国目前的咖啡市场尚为一片蓝海,还有极大的潜力可供挖掘。因而,尽管诸如瑞幸咖啡之类的新生咖啡品牌,与星巴克必然会有一定的竞争,但绝不会是非赢即输的零和竞争。

  越来越多差异化定位的咖啡品牌出现,能弥补星巴克等大品牌此前市场覆盖的盲区,也能在更大范围内培育咖啡消费习惯,在各品牌共同拓展市场的过程中,实现共赢绝非痴人说梦。

  瑞幸咖啡此次公开致信星巴克,有经营受阻的被迫无奈,但也不得不说是招漂亮的宣传妙招,借力打力让自身品牌知名度得到了广泛传播。对此,我们也应抱理解心态,创业不易,在遵德守法范围内,借势宣传也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创业必备技能之一。

  但愿此次公开信事件不要沦为一场口水战,而成为行业巨头抑或是新生儿携手前行、中国咖啡市场重新再出发的起点与契机。正如星巴克回应的那样,“彼此促进,不断创新,持续提升品质和服务,为中国消费者创造真正的价值”,则于咖啡爱好者与中国咖啡市场,都将是莫大福音。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行业巨头对新生儿应有包容气度    2018年05月1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