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大学课堂才会有“生气”

2018年05月04日 07:32   来源:红网   高立静

  4月25日,选修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开设的“种田”劳动必修课的学生在农田里埋头干着农活,除草、松土、收油菜……场面十分壮观。据了解,学生要想拿到学分,就必须通过在田地里“种菜种瓜”才能完成。

  开设特殊的“种田”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性,该校将农场搬到了校园里,将“种田”设置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实则是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的教育尝试。要求学生亲自下田种地挣学分,每位在校生必须在农场里修满40个学时、总计两个学分的劳动课才能毕业,则是确保教育成果的必要手段。

  学习一个实践学科,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应该到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更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感受,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正如锦城学院邹校长所说的那样:“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比起在课堂上单方面接受理论知识,学生到田间地头参加生产劳动,亲身体验式学习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本质和价值。

  一方面,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学生接受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这样集中式管理教学的方法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固然传统有效,但孔子曾言:因材施教。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会充分发挥教育的力量。但这一点似乎很难与当下的教育情况相吻合,师源和生源数目的悬殊也很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正是因为如此,当代教育就更应该探索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教育变得“接地气”,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抓住大学生散养式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选择最适合、最感兴趣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农业这个学科受到了很多不正确的解读。大多数公众对接受教育的理解就是摆脱土地,在办公室或者更加光鲜亮丽的地方工作。而学生也在这种思维的熏陶下逐渐对农业相关学科产生排斥心理。“下地挣学分”这种规定看似强硬不合理,实则是带领学生通过体验不一样的环境,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找寻探索中的快乐。而农业生产中的创新一定是在农业生产过程发现的。按照传统的方式默默工作的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强化,培养吃苦耐劳、珍惜粮食的品质。而那些不擅劳动的学生,为了节约体力就会开动脑筋,可能会创新发明出各种适合的工具,创造力得以发挥。

  让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劳动,课堂变得“接地气”,是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的尝试,也是学生体验生活的良好途径。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