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由“洁洁良”想到文化强国

2018年04月23日 11:04   来源:东方网   邓昌发

  连日来,漫威中国十周年庆典因为各种“花边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一名网名为“洁洁良”的资深漫威粉丝,在微博上公开发表诸多反华言论,已然远远超出了娱乐圈的范畴。作为一名对漫威并不感冒的中国人,如果说对成千上万的漫威粉排队“赶热闹”现象已感不适,那么对于一个中国“三好学生”为了维护漫威而公然辱华,着实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话往深里想,说的就是热爱祖国热爱母亲是人(动物)的一种本能。既为本能,自然更符合情理了。这也是为什么“内奸”总被人们定义为最为不齿的角色的根本原因。当然,这种本能并非中国社会特有。在任何一个国家,人们都无法容忍本国人侮辱祖国的行为——甚至相比他国人侮辱本国,更令人恶心和痛恨。

  从大的方面讲,笔者首先揪心于这些年很多年轻中国人对国外来文化“中毒”很深。之所以这样说,并非针对一些外来文化具有强大渗透力,抑或干涉左右一些人的自由权利,而是一些人受到国外文化侵染后,转头俯视矮化本国文化甚至本国人,进而表现出各种数典忘祖行为,包括发表反华言论。回忆起来,“洁洁良”这样的人,并非少见。这种现象显然当提升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高度,必须引起一个国家社会的深刻思考和高度警惕。

  回到“洁洁良”个人而言,表面十分优秀的“三好学生”,思想里却隐藏着鄙视祖国矮化国人的恶意;对于这样一个人,必须给予严肃处理。首先,作为一名党员,如此公然发表反华言论,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的,也极大损害了党员形象,必须给予党纪处分,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都不为过。其次,作为一个学生,还多次身兼学生会重要职务,却发表既不爱校更不爱国的言论,已然失去了作为一名学生应尽的基本义务,相关学校严肃给予校纪处分是必须的。在我看来,保送博士只要还没走到最后一步,思想政治这门重要课程,“洁洁良”还极不合格。最后,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肆意发表反华言论,应该受到法律方面的制裁。尽管笔者对这一块法制知之甚少,但感觉相关部门将这类人拉进诚信黑名单完全可以考虑一下——身为党员却背弃初衷,身为国人却公开辱国,若放任这种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远超过一个欠钱不还的“老赖”。

  反思“洁洁良”现象,一方面固然需要深刻反思教育问题,不仅要重视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准,思想品德、政治教育更该强化,这是培养一个合格学生或人才的必要环节。就目前来看,这方面的考核以及惩戒机制,还有继续完善的空间。另一方面,各级各地各单位要深入贯彻推进文化强国理念,要在重视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创造、生产和传播能力,让每一个国人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足够牢固、强大。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