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鬼市”卖过期药要疏堵结合

2018年04月17日 10:05   来源:东方网   王甄言

  3月31日凌晨两点刚过,天津复兴路东侧一片棚户区的空地上便陆续出现了许多身影。有摆摊儿的,也有逛市的,这天是星期六。当地人也说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周六,这里便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鬼市”。在这里,摊主们把自家的东西摆出来,等待雇主的光顾。在“鬼市”边缘的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则是十几名卖药人的“固定摊位”,其中的很多过期药品无论种类,都卖一元钱一盒。(4月16日《北京青年报》)

  “鬼市”选择在周六晚上交易,本身就非常诡异。比如,摊主们的货品来源、产品质量、保持期等不能不打一个问号。而这些问题不弄清楚,这些特别的“消费者”出了问题,谁负责;如果有的人把“鬼市”上“淘”来的货品重新包装后出售,牟取暴利,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对“鬼市”流行现象,不能以“存在即合理”来看待,对“鬼市”暗藏过期药的敏感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为一旦出了问题,监管部门难光疏于管理的责任。而与其事后被追责,不如根据媒体提供的线索主动作为。

  “鬼市”选择在周六凌晨交易,无非是逃避监管的眼睛。一来周六属于非工作日,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处于休息状态,即使有人发现“鬼市”的问题,打举报电话都不会有人接听,安全;二来凌晨和天亮之前,又恰恰是人们正常休息时间,万物都在酣眠,遑论八小时工作的监管部门负责人?因此,在“鬼市”交易有问题的货物,真是神不知鬼不觉。这真是一着瞒天过海的妙招。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墙,“鬼市”的问题最终还是被媒体发现了。接下来,就看监管部门如何出招。

  窃以为,对于“鬼市”卖过期药的问题,要疏堵结合。所谓堵,就是严厉打击,发现有人卖过期药,一律要调查清楚,比如过期药的来源、去向、用途等要弄清楚,摧毁整个链条,不给其伺机复出的机会,并严惩相关责任人,使相关人员得不偿失,并对法律产生敬畏。所谓疏,就是要建立过期药品回收机制,引导市民把过期药品送到专门的回收机构,依法依规处理,防止过期药品通过“地下”回流市场危害市民身体健康,或者被困难家庭、“老病号”等当作“救命药”消费。当过期药有了正常回购渠道,价格不比“鬼市”低,那么“鬼市”卖过期药的现象就不复存在,监管部门的打击对象大大减少。

  事实上,过期药回收,并依法依规处理,既是药品处理的科学方法和渠道,也是维护药品市健康秩序的必然,还是保护环境的题中之义,比如过期的抗生素随意丢弃,就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因此,从这个意义出发,回收过期药品应该全面推行,而不能当作小事,等闲视之。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