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代表委员热议:新时代呼唤新的企业家精神

2018年03月07日 07:36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从仿造、跟随,发展到在许多领域领跑世界。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企业家要有家国情怀,要有追求,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立

  敢逐梦:向伟大时代致敬

  “一个装卸工的儿子竟然能创造上亿元的财富,我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改革开放政策,感谢党和国家。”全国政协委员、陕西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正国1985年从工厂辞职后开始创业。如今,他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填补了好几项世界空白。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民营企业崛起和壮大,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改革开放40年,我从一个一无所有的青年变成一个民营企业家。如今,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这一代企业家正处在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全国政协委员、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最大的变化是政府对企业家群体越来越重视,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企业家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立最骄傲的事,是公司研发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突破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技术封锁。他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最大的变化体现在高科技领域,中国从仿造、跟随,发展到在许多领域领跑世界。“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企业家要有家国情怀,要有追求,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黄立委员说。

  改革开放40年,企业家群体崛起,企业家精神激荡,时代成就了企业梦想,企业推动着中国进步。“向这个伟大的时代致敬”,成为在场企业家们的一致心声。

  责任担当让我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肩负起家国共兴的使命。对于企业家来说,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企业做好,为国家创造税收,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尽更多的社会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

  敢担当:为国家为社会尽责

  “责任”是现场企业家们提到的高频词,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作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人,民营企业家们如今思考的是如何反哺社会。

  “责任担当让我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肩负起回馈、奉献社会的责任。”沈国军委员认为,对于企业家来说,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企业做好,为国家创造税收,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尽更多的社会责任。

  未来3年我国有3000万人要脱贫,任务艰巨,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成为精准脱贫路上的中坚力量。刘永好委员透露,他曾联合了10位企业家倡导光彩扶贫事业,现在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参与精准脱贫的重要力量,仅去年民营企业家在“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活动中就投资了2000多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表示,“企业家不但要把企业经营好,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同时也要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认为,对于企业家来说,做好企业、做好产品、坚守底线就是最大的责任担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有个别企业追逐暴利,但我们不羡慕、不彷徨,也不去做短期的投机行为,而是始终如一、埋头苦干,做好自己的主业。”梁金辉代表坦言,在坚守主业不放松、不动摇的同时,企业更需要坚守品质不放松、不打折,用好的产品回馈社会。

  过去我们常常谈收购、谈拿来主义,如今中国企业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尤为关键。企业的长远发展要依靠提升自身科学管理水平,提高科技研发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江涛

  敢创新:靠适用技术推动产业跃升

  不难看出,企业家们关注的热点大都集中在创新升级和价值创造等方面,注重提升开拓前沿边界、精准解决痛点、打造匠心品质的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始终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由技术革命引发的创新产业和消费升级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引擎,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创新努力,深入研究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问题,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江涛认为,“过去我们常常谈收购、谈拿来主义,如今中国企业能否建立起自主创新体系尤为关键。企业的长远发展要依靠提升自身科学管理水平,提高科技研发投入”。

  企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作为国内率先进入红外热像仪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产品领域的公司,武汉高德就是一个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研发多种型号样机并实现销售的典型案例。“未来,军民融合的道路还将越走越宽,面临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黄立委员认为,技术型企业对产品的高端开发和综合配套能力要求很高,需要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具备充分的积累和强大的系统能力,不断创新并应对挑战。

  我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就是实干和奉献。无论哪一行业,产品质量大如天,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品牌,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全国人大代表、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

  敢突破:建强品牌促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企业该如何顺应新旧动能转换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看来,还是要回归企业品牌与品质建设。

  “相较于国外成熟品牌带来的高溢价,我国企业的品牌建设能力仍是短板。”尹同跃代表表示,新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品质仍然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抓住存量才能做好增量,企业家应多重视品牌建设与品质提升。

  找准技术突破的契机,推动传统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通道,陈爱莲代表亦有同感,“从产业转型升级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高质量发展,体现出我国经济从量的扩展到质的飞跃。智能制造带来了管理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家应该着眼于产品升级,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老字号企业又该如何在新时代里获得新的成长?“结合领域内的新技术、新趋势,抢占发展先机,挖掘企业潜在价值,这就是‘老字号’们的应对之道。”全国人大代表、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国说。

  “我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就是实干和奉献。无论哪一行业,产品质量大如天,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品牌,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梁金辉代表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轶辰 郭静原)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