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软价值系数”衡量美好生活需要

2018年02月28日 10: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滕泰 张海冰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指标体系,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衡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笔者认为,“软价值系数”是衡量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指标。

  软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说过,“随着人类的文化的提高,随着人类的智力的发达,人类的欲望就很快地变得更为精细和更为多种多样”。这里所谓的“更为精细”和“多种多样”的需要,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如果说,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主要靠商品的硬价值;那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则更多地要靠软价值。当人们穿着名牌服装出席重要场合时,感到的自信、尊严和自我价值提升,是因为品牌软价值;当人们端起茅台酒,是在享受茅台国酒所承载的品质和文化软价值;奔驰汽车之所以在高端市场畅销不衰,原因正如其前总设计师所说,“我们卖的不是汽车,而是一件艺术品,只是碰巧它会跑。”

  除了这些包含软价值的硬产品,还有大量以软价值为主的软产品,诸如电影、戏剧、电子游戏;又如软件、专利和创意;再如各种金融产品,等等。它们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同时,也在帮助人们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软产品生产的最大特点是,以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价值来源,形成软价值,而不是以加工自然资源为主要价值来源,形成硬价值。一件商品蕴含的软价值越多,其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就越强;一个经济体创造的软价值越多,这个经济体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程度就越高。

  衡量制造业的商品软价值系数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而且正在越来越多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传统制造业的价值主体是硬价值,主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现代先进制造业的价值主体越来越多地是软价值。软价值占商品总价值的比重,叫做“商品软价值系数”。商品软价值系数越高,说明产品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越高。

  越是富含审美因素、时尚元素、技术含量,或带给消费者更多基本功能以外的精神满足的产品,其商品软价值系数越高。当一个制造业的商品软价值系数超过50%时,我们就称之为软性制造。

  十年前,尽管诺基亚、摩托罗拉在通话质量、耐久性、成本等硬指标方面,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但它们的价值主体是硬价值。乔布斯推出的苹果手机,不仅是通话工具,而且蕴含了更多的体验、品位、审美和时尚元素,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很快就后来居上。

  由此可见,进入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制造业单靠质量过硬、功能完备、价格低廉,已经不能满足审美、社交、自我认同等美好生活需要;那些商品软价值系数较高,蕴含更多软价值,更能在精神层面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占据了越来越高端以至越来越广阔的市场。中国制造业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应当不断提升“商品软价值系数”。

  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社会软价值系数

  随着经济发展,那些主要不是通过加工自然资源来创造价值,而是以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价值创造源泉,以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要为主要目的的产业,如知识产业、文化娱乐产业、信息产业、金融产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等软产业,在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占比变得越来越高。我们将这五大软产业占GDP的比重称为社会软价值系数,作为衡量一个经济体满足美好生活需要能力的主要指标,其公式为:社会软价值系数=软产业增加值/GDP。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工业社会后期,硬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软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美国社会软价值系数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这个过程:从1970年的61.2%,上升到2010年的78.8%,平均每十年上升5个百分点。

  从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情况看,社会软价值系数也是反映这些国家经济增长质量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程度的重要经济指标。日本从1994年到2014年,社会软价值系数上升了近十个百分点;英国的社会软价值系数上升速度略高于日本,从1990年的67%,上升到2009年的79%。

  从上述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社会软价值系数在接近80%左右时就处于基本稳定、小幅波动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后工业社会软硬价值的“八二定律”。

  中国社会软价值系数变化的三个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社会软价值系数变化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4年的34%上升到2001年的41%,短短六年之内提高了七个百分点,这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01年到2011年,虽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社会软价值系数却增长较慢,十年时间只提高了三个百分点。第三个阶段,从2012年至今,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社会软价值系数快速提升,在短短五年之内就提升了八个百分点,突破50%,达到52%。这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力度和速度,即使在全球范围之内也是十分罕见的。

  2015年,中国社会软价值系数跨越50%的分界线,2017年达到52%。我们建议,适时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软价值系数目标:到2025年,社会软价值系数提升到60%;到2035年,社会软价值系数提升到70%;到2050年,社会软价值系数提升到80%。

  在过去几十年快速工业化阶段,我们曾经用GDP增速作为主要发展目标,用恩格尔系数衡量经济结构变化。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提出并发展商品软价值系数、社会软价值系数等新的经济指标,建立与之相关的社会发展和政绩考评体系,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作者分别为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万博新经济研究院软价值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