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春运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微缩景观

2018年02月05日 10:21   来源:光明日报   朱昌俊

  春运已经正式拉开大幕。据相关机构预计,在接下来的40天内,返乡和旅游人数规模将首次突破30亿人次。春运,这场被称为一年一度全球最大的人口迁徙运动,仍在继续刷新纪录。

  春运一年一度,看似循环往复,然而一些变化,依然折射了社会变迁的步伐。曾经,购买春运票需要通宵排队,今天,12306网站和各种商业代售网站,让买票成了只需要动动手指的事,尽管还是需要“抢”,但购票体验与过去相比,已有天壤之别。以往,绿皮车还是占据绝对主力的交通出行工具,但如今高铁已经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同时“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的完善,私家车的普及,使得人们的春运出行有了更多选择。曾经,泡面几乎是旅客春运路上的唯一选择,今天不少高铁上,人们已经可以叫外卖……与上述变化相对应的是,近年来春运话题在公共舆论中的叙事情感明显变化,春运正在摆脱以往“沉重”的叙事语境,越来越趋于寻常。

  事实上,这种“寻常”,恰是长期进步累积的结果。这些年,对于如何化解春运期间的拥挤、出行难题,各方所开出的解药不少:车票实名制、铁路体制改革、户籍改革、城乡一体化、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等,这些解药有些已经“服用”,有些仍在“制作”过程之中,它们对今天春运的改变起到了不可小视的形塑作用。

  同时,渐渐富裕起来的人,也逐渐改变了“春节回家”的固有模式。有统计显示,今年春节选择回家与家人团圆的人,只占到55%,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人其实已经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视过年,或者不一定是以回到“老家”的方式过年,数据显示,有13%的人选择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

  走亲访友还是外出旅游?前者,说明在国人的心中,阖家团圆依然占据着重要分量;后者,则说明腰包鼓起来的国人有了更多的休闲追求,对家庭价值的呵护,有了更丰富的表达。上述细节共同标记着转型期的中国,在大家族与小家庭、传统习惯与都市生活之间展现出了种种差异。春运,无疑是社会进步的微缩景观,从中可以观察到社会跳动的脉搏。

  春运总会慢慢地变化,或许有一天,它不再特殊。畅想未来的远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们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更能感受到尊严被善待,权利被呵护,让春运的一天,变成平常的一天,那么也必然是美好的一天。

  (作者系华西都市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